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天然去雕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最近我去素有“长江三大矶”美誉之一的采石矶公园游览,发现里面的面貌焕然一新,尤其让我惊奇的是本来就不高的山顶上又树起一座巍峨的铁塔,并有索道与山下相连,游人无论是否乘索道游览,都必须购买包括索道票在内的价格不菲的门票。这不能不令我感到些许遗憾。我想自然美景如果能做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该有多好啊!
  现在各地的园林建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本应是件好事,它让游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又领略到丰富的人文景观,从而提升了景点的旅游品位,扩大了景点的影响,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地方的景点建设,不是因地制宜,而是随心所欲,甚至以牺牲自然景点来“创新”。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到头来只能破坏了当地的旅游资源,让游人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不仅是园林建设中存在这种不顾自然条件而随心所欲的做法,现在的一些开发区的建设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弊端。明明这个地方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却千方百计把它开发成工业小区,从而使地方上的一些农民失去休养生息的大片农田;明明那个地方适宜植树造林,却硬要开垦成农田,从而使一些地方水土流失,频繁地发生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种种后果告诫人们,发展经济必须结合各地的实情,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这是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中对苏州园林池沼设计的描述。“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它在设计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也就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别出心裁的雕饰。不难发现,凡是“天然去雕饰”的地方,都是人间仙境,黄山、庐山、张家界、九寨沟和桂林山水等景点,每天游人如织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景点开发的旅游业,还是发展经济的开发区建设,都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尤其对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更要讲究“天然去雕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本文原始得分:95)
  
  点评:
  在这次提供的五篇参赛作文中,我以为这篇文章写得最好,可得95分。
  本文的最大特点也是“顺其自然”,有“天然去雕饰”之味。作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很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可谓从心而出,毫无刻意为文的矫作之态。而且,内容相当充实,视野相当宽广,不乏自得之见地。从采石矶公园说到全国众多景观,从园林建设、旅游开发说到经济发展,均有信手拈来、侃侃而谈的自然之感,且对开发利弊的分析也注意分寸,有辩证地把握。全文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各层次段落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些都说明作者有较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本文堪称参赛的上乘之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