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对当前大学生文明素质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种种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1979年,原联邦德国出版的《大百科词典》认为“文明”一词从广义来说,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从狭义来说,指社会脱离了人类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后,通过知识和技术形成的物质和社会状态。而文明素质则是人类实现文明生活方式的能力。
  大学生,目前在我国被认为是文明素质较高的群体。从受教育程度、犯罪率、社会贡献率等各项综合指标来看,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文明素质确实要高于其他社会群体。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具体到大学生个体,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近些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身上的负面新闻不断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引起人们的关注。前两年,一则这样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一名大学生,出身贫寒,家人靠卖血供养他上学,但他在大三时突然离校出走去外地与女朋友住在一起,父母通过报纸电视寻找他,他面对记者采访的摄像机竟然说“他们之所以这么做(靠卖血供他上大学),是因为将来等我毕业之后能从我身上得到好处”,言外之意,他根本不领情,反而对其家人的“别有用心”颇有不屑之意。这种无耻到让人震惊的话居然是从一名大学生的口中说出,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上文提到的只是一个极个别的个例,他当然不能涵盖整个大学生群体,它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分析意义的例子,在这名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冷漠、自私和对是非善恶的不良认知倾向却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多有体现。
  1、建立在极端利己主义基础上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当今的大学生,有许多人不再将集体主义观念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认为个人主义至上,他们的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就是唯名利是图,全然不顾在实现个人奋斗目标过程中对集体、社会和他人造成的危害,他们错误理解了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将二者分裂开来,导致其行为偏失。
  2、责任感的缺失和资本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有些大学生身上及时行乐思想严重。在大学里,他们不是将学习放在第一位,而是抱有“享受大学时光”的错误思想,热衷于挥霍父母供其上大学的钱举办吃喝玩乐,互相攀比现象屡有发生。在恋爱问题上极不严肃,“不求天长地久,但求一朝拥有”,这种不负责任的恋爱观导致大学校园中性罪错现象时有发生。
  3、进取心、荣誉感和对国家社会的道义感失落。有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不注意生活小节,形容猥琐,毫无大学生应有的气质。他们对不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关心的兴趣。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大学校园中一股“不问政治”的暗潮涌动,许多大学生对国家和世界上的一些热点,诸如改革、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环保等问题不闻不问,个别大学生对当今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无知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整体文明素质的下滑趋势。这一趋势产生和蔓延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教育体制对理想道德教育的缺陷。理想道德教育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进行并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但是其效益却非常有限,这说明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理想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首先,教材单调,言语无味,充斥教条主义说教,缺乏与现实生活和针对青少年心理的相对位的生动性与合理性;其次,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德育教育难以进入主流课程,教和学均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前提下,我们的德育教育缺乏有效性也就可以理解了。
  2、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各种各样的思想、思潮、人生观、价值观五味杂陈,呈现出多元、复杂的面貌,充满了选择的可能性。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一个形成和成熟的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他们可能感到茫然失措、进退无据,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一堂课、互联网上的一个帖子甚至一句话都可能使他们的整个价值体系产生震荡。信息的开放,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3、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东西即使拿到现在来看也毫不过时,反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极强的进步意义。如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思想、“仁爱”精神、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意识等。这些思想大量存在于我国丰富浩繁的历史文献和各种文艺形式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到位,使得大多数青少年对此不感兴趣甚至采取排斥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食粮得不到有效吸收。
  4、心理教育的不到位。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活动受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生活状况、学习和就业压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良心理反应,诸如焦虑、压抑、挫折感等,这些心理反应在个别学生身上放大表现为行为乖僻、好走极端、偏执甚至变态,这无疑会对其本人学习和将来就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教育教学方式的陈旧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正确的心理教育的适时介入将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教育里,心理教育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
  5、家庭出身和个人背景。这是一个常常被人忽视但我们又不得不重视的因素。目前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境贫寒,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使他们产生对人生、社会的不同认知方式。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极为重要的一环。中国家庭教育存在许多弊端,这已为许多学者和伦理学者所公认,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的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溺爱、放纵的倾向,导致青少年形成任性、自我中心主义等不良性格倾向。
  从历史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必然“郁郁乎文哉”,重视公民的文明素质建设,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面临衰落,必然是“礼崩乐坏”。大学生,作为我们民族中的精英群体,其文明素质水平是我们整个民族整体文明素质的标尺,我们决不可对此掉以轻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