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长路上的哲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 潺

  摘要:人诞生于一种自然属性大于社会属性的状态,具有与禽兽相同的“食、色、性”等本能,拥有一种先天固有的自由。然而,人具有凭借理性潜能和社会化历程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具有走向自由选择的内在欲求,能够在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基础上不断通过扮演社会角色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形成“善、恶”观念,达到精神自由。在精神自由的基础上,人进而形成可以控制、调节本能的理性,实现境遇中的自由选择,真正实现情感与理性、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达到自由的最高境界――理性自由。
  关键词:人性;角色;理性;选择;自由
  
  从孕育开始,生命的自由就已经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波涛汹涌的萌动。无论是植物、动物、微生物,还是人,都在一种生命自由孕育的环境中降生。但人的自由应是理性基础上的自由,是有别于动物兽性的自由,是在人的社
  会化过程中实现的自由。
  
  一、自然属性蒙蔽下的人性
  
  人的本质下限是不等同于其它动物的,人作为人的基础,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是非兽性,即脱离兽性存在。
  首先,食、色只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一部分,而不是人的本质(即使我们所谓人性)的一部分。告子主张的“生之谓性”乃类似观点的论述,所说的都仍是人的“自然属性”,即人与动物及自然界中其它生命存在重叠或相连续的那些属性。
  其次,人性自古就被分为“性善说”与“性恶说”两个完全对立的极端。就孟子的“性善说”而言,其中也表明,人的本质即人性的基础乃是与其自然性相区别的,道理在于:对于自然属性,运用伦理很强的“善”、“恶”是毫无意义的。人应当努力摆脱自然属性,成为能够分辨“善”、“恶”,具有人伦道德素养的值得称道的人,做一个有爱心、有是非心、有同情心、有羞耻心、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实际上,也只有这样,人才成其为人。正因如此,人性是不等同于动物性的,在某种意义上是高于动物性的。人在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基础上不断地与人、与社会发生各种关系,形成一种可以控制、调节本能的理性。而这种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理性确是人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试想,如果人性与生俱来(“生之谓性”)那么何以出现狼孩、豹孩这样的特殊个体呢?
  而人摆脱自然属性,成为具有理性的真正的人,需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
  
  二、社会角色中的社会化
  
  人降生于世是一种自然属性大于社会属性的生命体。尼采有句话说:“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尼采首先肯定了人具有动物的本质属性,有了动物所具有的本能。但人并没有被纳入一个预期建立好的、按部就班的模式,具有发展变化的可能性。社会作为人类活动的环境,使人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对于社会人来说,自我的规定性即角色的作用至关重要。早在1917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以《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为题,出版了他的社会学著作。
  在社会舞台上,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这与戏剧中一位演员要担当某个角色,首先需经导演及有关人员认可和确定一样。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担任角色也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
  一个人对于他所承担的角色,扮演得优与劣,水平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人与角色的距离。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即一个人与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总存在差异,所以角色距离又是普遍存在的。虽然角色距离普遍存在,但其程度却因人而异,个人可以凭借多种因素缩短角色距离,成功地实现一个具体社会人的价值和意义。理性程度的高低正是这诸种因素中至为重要的一项。
  三、 相拥理性走向成熟
  人类精神的演化过程表明,人的理性作为一种高级的属性,是从感性成长、脱胎而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因此,“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的意识和感性的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只有从自然界出发,它才是真正的科学。全部历史都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所做的准备”。
  虽然一切皆由感性而生,人们对人、对人类历史以及文化的认识却总是以理性为基础而展开的。此时,如何正确地认识理性的地位及其与感性之间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休谟曾总结:“理性的永恒性、不变性和神圣性的来源,已经被人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感的盲目性、变幻性和欺骗性,也同样地受到极度的强调” 。总之,就是从大自然的保护制过渡到自由状态”。也就是说,是大自然“把理性和以理性为基础的意志自由赋予了人类”。“这些自然秉赋的宗旨就是在于人的理性,它们将在人――作为大地之上唯一理性的被创造物――的身上充分发挥出来”。 顺着这一思路,叔本华、尼采进一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理性是人追求生存和生命发展的工具和手段,最终乃是服务于人的生命本身,即感性与理性、灵魂与肉体的和谐统一。
  虽然感性与理性对于人的生命本身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康德对人的“理性”能动构建能力和意志自由的揭示提示我们:人只有经由感性走向理性,才能真正实现情感与理性、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统一,达到自由的最高境界――理性自由。
  内在自我欲求逐渐丰富,加快了理性发展和成熟的脚步,人的发展和自由也进入到新的阶段。人在精神自由的基础上,进而形成可以控制、调节本能的理性,实现境遇中的自由选择,实现在短暂的人生中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现实人生中有些境遇是无法自由选择的,死亡则是最具体的例子。梅在其1961 年出版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即使个人对死亡无可选择,但如何面对死亡的态度,仍有选择的余地。设想如果人类真的永生不死,人类可能就会不珍惜生命,不努力向美好追求。正因为人生有限,在短暂的人生中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结论
  
  在人生短暂的路途上,各种各样的选择就仿佛我们走路的脚步更替一样繁多。当回头看看身后脚印的时候,人们才恍然,才能从那些印记中回忆。
  每个活着的人都无法判断其本质,他只有自己的“历史”。换言之,活着的个人,作为体现普遍本质的存在者,并非在现实性的意义上存在,只是在可能性的意义上存在着,他只是一种实现某种本质的可能性。只有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不断选择,即不断选择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最后,才能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