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岳丽军
在教书育人中,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力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展课堂教学,最好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有趣活动结合
作为少年儿童,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从枯操的数学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产生继续学好数学的动力,就应该寻找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兴趣点。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自觉不自觉地产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比如,我在开始教学生“圆的知识”这一课时,联想到孩子们在不同的场合参加过各种套圈、钻圈游戏,有的甚至还得过奖。于是上课前我专门用细柳条绑成几个小圆圈,上课就宣布:“今天我们玩套圈,每人只准套五次,套中三个以上的,在优秀学生评比中加一分,大家乐意吗?”孩子们欢呼雀妖。在教室腾出一片空地后,四个同学一组开始了比赛,比赛记录成绩后引导学生:“假如用线条来画的话,套圈的形状应画成什么呢,”“线条画成圆的。”此时我边回答边在黑板上书写圆,来增强同学们对“圆的认识”。这样一来,情趣开场,师生互动,激发了学生们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激活课堂教学,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一道,充分调动各种感知因素,即用眼看、耳听、嘴说、手动。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探索中,能调动学生从心中去感悟、体验,有效学习能力提高。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可组织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一个三角形,拼成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图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老师多样的教法中,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不同的推导过程。通过对此问题的相互分析、评判,更能推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时合并教材内容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工作中,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教材进行重组,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如学习数学第八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时,看到这几种图形的高都有内在联系,但分散在几节中讲述,缺乏系统性。于是,我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把这需要学生几次来认识高并画高的内容整合在一节课中。结果那,学生很快理解三者的关系,学习效率大增。
四、深化课堂教学,数学生活化,学生乐参与
小学数学教学和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或学校的某项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感受,最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讲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学校正准备将校内一片不规则的土地栽树绿化。我便以学校征集绿化设计方案为名,向学生提出具体栽种要求。一时激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大家下课后纷纷到现场测量,我及时跟进,和学生一道计算总面积并共同探讨合理栽种树木的数量,本次活动既增加了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进一步理解,又满足了学生喜欢课外活动的乐趣,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热情交流的情谊。
五、创造和谐课堂,换位思考,助学生学习
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会角色转换适当引导。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机会。唯此,学生有了心理上的平等和精神上的宽慰,思维会更加活跃,热情会更加高涨。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允许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学生由不敢说到随意说再到大声说,七嘴八舌畅所欲言。他们的表现欲、探索欲增强,还愁他们没有成功欲吗?
总之,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和谐关系。工作中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增强学生质疑、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0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