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的教育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景银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展开,什么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标准的改革,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改革等,其实,无论是改什么,还是怎么改,最终都归结到一点:我们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为什么我们的苦心好心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为什么我们常常事与愿违?为什么我们会遇到那么多的问题学生?我们是否也应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看这一问题。我们是否也应改变一下我们的观念,不仅仅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有机会拥抱自然和社会,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好学乐学。努力解放教师,使他们乐教善教,让他们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也许才是教育的正道坦途!
  关键字词:新课程改革 教育的目的 教育者 教育的对象 教育的效果 问题学生 教育规律 劳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观念 自主、合作、探究 新型教学模式 兴趣 习惯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展开,什么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标准的改革,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改革等,其实,无论是改什么,还是怎么改,最终都归结到一点:我们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使人身心两健康,并使之逐步走向完善。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同时又是具有复杂思想感情和个性的人,因此,人的教育应是一种最艰难繁复的艺术。
  因为人有思想、感情、个性,所以教育的效果和目的不能也不可能全由施教者决定,必须加强对施教对象的研究。然后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关注和研究,那种仅从主观愿望出发的做法是不够的。相反,倒有可能好心办坏事。纵观现实教育,这种情况还少吗?为什么我们的苦心、好心,学生不能理解?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一句话,我们目前的教育太功利,那就是升学、升学、升学,好像唯有升学,才是一个学生的成功,才是一个学校的成功,也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需要什么,怎么想,全然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关心的,所能够关心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悲哀。作为教育的整体的另一半――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需要接受,只需要被管理,似乎从来没有人问他们需要些什么,想要些什么,他们只有受管制、受教育的份。这种长期的压抑(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和无人理解的处境,怎能不使他们心理扭曲?他们又怎么能听你的话,接受你所传的道、你所授的业?是的,你长期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甚至压制他们,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理解你、接受你?我们不是说,理解是相互的吗?事实上,你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即使你讲的句句是真理,他们也未必能听得进去。如果我们一味只从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一味地多讲、多练、多批、多改,一味地去补课,去挤压学生,让学生毫无自由的空间,而只是想着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那么,我们倒可能事与愿违,使教育的根本目的出现很大的偏差,即不但不能提高个人素质,使人走向完善,恐怕倒可能出现更多的马加爵。这种只问动机不问效果的做法是绝对有害的。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一个人要提高素质并不断走向完善,难道只需多学一点生硬的死知识吗?难道多学一点死知识比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更重要吗?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似乎大家只需要闭门死学,学死,哪还能希望学生们放开手脚,开阔思维,发挥什么创造力和想象力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希望我们还有良知的教育家们将来不要抱怨我们的学生太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那是我们现行教育的必然结果。
  我多么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放开一些手脚,让我们老师和学生能够劳逸结合,既有工作、学习的时间,也有一些休息的时间,过一点正常人的生活。试想,我们作为成年人,一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尚且都要休息,我们有什么理由,让一个身心尚处在发展中的孩子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而且几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这样的教育还能算是教育?这简直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严重摧残!反观我们现实教育的成果,也应该是触目惊心的吧。纵然,我们教出了一些能考上大学甚至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但那就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成功的教育应该表现为:除了教给人知识与技能以外,更应该教会人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工作和生活,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进入社会以后,既能胜任本职工作,又能和谐地融入集体和社会。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走出家门能让家长放心,走出校门能让老师放心。可我们的现实教育情况却很不让人乐观。很多学生除了会学习(被逼迫的)以外,生活能力很差,甚至缺少必要的自理能力。他们总是过着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能怪我们学生的能力低下吗?不!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上的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或机会去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的压制性管理,他们已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不但丧失了天生的求知欲,甚至厌弃学习,视学习为苦役。在家长和老师的高压下苦度时光。这样的情况还少吗?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逃学上网,抽烟、打架、谈恋爱,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以为那是他们在释放压力、宣泄自己的不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研究过他们、为他们着想过吗?我觉得至少我们做的还很不够。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我认为,首先要放弃那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那就是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解开束缚他们手脚的绳索,放开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让他们过一种劳逸结合的正常人生活。真正让孩子们有时间去接触自然与社会,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使他们的身心得以真正的舒展。使他们在接触自然与社会中学习更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印证他们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真知呢?这也许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另一方面,也许他们在接触自然与社会(这是一本最为深厚广博的无字之书)的过程中,更加体认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从而更加懂得知识的重要而倍加珍惜学习呢!想必这是一定的。
  其次,我们要改变我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观。引领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由老师“要我学”变为学生自己“我要学”,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课堂上来,开动脑筋,集思广益,让学生动起来,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大家共同参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岂不有利于开动脑筋、放开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再次,就是发挥兴趣的引领作用。我们都知道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习者愿意学习和乐于学习才能把学习搞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加强对学习者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情绪容易稳定,注意力容易集中,感知清晰,思维敏捷、思考周密,记忆力持久,并且不易感到疲劳。同时,学习者对于感兴趣的东西还抱有迫不及待的求知欲望,他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确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则无异于苦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兴趣的引领作用,其重要意义非同一般,事实证明,许多人的专长都是由兴趣开始发展而来的。
  最后,就是要善于帮助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这有计划的学习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老就曾经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它将使人终身受益无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习惯一旦成了自然,形成了规律,那么他的原有的某一方面的行为就会由被动转为主动,甚至是变成自觉自主的行动,这样不仅会提高效率,而且会使其更加专注,从而推动他更快地走向成功或走向更大的成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注意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从严要求,指导和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养成一些良好习惯,从而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