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虹

  摘 要 教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成绩,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思维品质 培养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培养其思维的自觉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重视说理训练,培养思维的自觉性。
  
  1、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问题的习惯。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教学中让其从最直观的、最熟悉的事物,最简单的变化开始,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引导进行思考。如:我在一年级教学“圆柱、球的认识”时,首先,拿一个木柱让学生观察,让其说说像什么图形,上、下底面形状大小是否一样。再拿出一个皮球,让学生摸一摸,通过触觉先感知其面,再从不同角度,用视觉观察其形状。通过一系列观察提问,回答,引导学生逐步得到完整、正确的圆柱和球的概念。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应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大量的直观和操作中,动脑动手,感知事物的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培养学生表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中可通过学生看图说话,表述图意,编应用题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为学生学好较复杂的应用题打好基础。由于数学语言较抽象,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只有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练,用词不当,思路迂回等现象,这时,教师要耐心地予以引导,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从那些朦胧认识和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
  
  二、重视双基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小学生由于受心理、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思维敏捷性方面有所差异。因此,学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思维的起点和途径,也就谈不上思维的敏捷性。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首先,应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确保不同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过关。其次,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分类严格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在练习过程中,应先让学生说算理,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到适当时间,简缩思维过程,提高计算速度。
  
  三、由于所学知识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差。
  
  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在巩固、应用新知识的练习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1、注重综合性练习
  如:在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中《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并与前面的复习题进行对比,然后计算。这样,学生在思考中产生多个思维指向,沟通知识的联系,加深、拓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注意变式练习。
  如:在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认识图形》一节的教学中,讲了圆柱的特征之后,出示一些位置、形状、大小不同的圆柱体让学生去判断,使学生通过变式、比较练习,认识圆柱的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所学知识,为学生灵活运用新知识打好基础。
  3、注意一题多解。
  如: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的第37页中有这样一道题:
  3×( )=( )×( ) ( )×( )=( )×( )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新学的乘法口诀中寻找,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死记硬套,诱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产生新的构思,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得到多个答案。
  4、注重顺逆思维的转化。
  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多数题目是按照已知条件,通过顺向思维解题的。逆向思维是从反向(或结果)出发而进行逆向推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低年级学生由于比较习惯顺向思维,在解需要逆向思维的题的时,常常感到很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当设计一些逆向思维题进行练习,在顺逆思维的相互转化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数量关系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5、注意总结规律。
  如:在“一位、两位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习了竖式计算的法则,那么,在学生学习万以内的数加、减法竖式法则时,应通过学生自学和练习,引导学生应用迁移规律,自己总结出多位数加、减法的竖式法则。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准确集中,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助于课堂结构的优化。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