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英语课程下的语法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法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语法教学在目前还存在诸多弊端,因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根据相关语言和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对英语教学中新的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言教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21世纪是一个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体系全球化的新时代,英语在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掌握了英语就意味着把握了参与和发展的机会。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语法隐形,功能为纲”是新英语课程的一大特点。新英语课程更突出了英语的实用性、功能性,同时也说明了语法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是为培养技能,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服务的。语法知识对高效率的交际起着制约的作用,语法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法教学一定要重视,决不能淡化和排斥。
事实上,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又要努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考试的成绩并非易事。这对于英语基础薄弱也已经习惯了汉语语言,且又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说,彻底放弃语法规则的学习也并非明智之举。问题的关键是我国的语法教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一种方法陈旧、形式落后的状态。因此,怎样使枯燥的语法规则具体化、生动化,并力求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比较轻松地逐步熟练和掌握语法就成了英语教师在当今的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下面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考一些专家的理论实践得到的体会。
教师在讲解语法内容时,一般都是按照教材顺序,先讲清规则和注意事项,然后举例,再就是让学生根据例句大量地模仿和练习。表面上学生一听就会,一做也对,但一到综合运用时,却经常与复合句混淆,导致失分较多。究其原因,除了概念模糊,粗心大意外,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无关系。一堂课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组织得恰当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教才能更好的在教学中既突出语言功能,又使语法知识升华为正确应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考一些专家的理论实践,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 精讲多练,促成升华
在教学中,淡化对语法概念、定义的讲解和记忆,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例、实践、实用。因为单纯的讲语法,对学生和老师来讲,都是比较枯燥的事情,不容易记住,有时即使记住了也不会用,所以应多给学生讲一些实用的、精炼的句子,将语法融汇期中,启发、诱导、点化学生在反复接触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语法的用处,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
2 对比分析,求同存异
充分利用学生在汉语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形成的对语言普遍性规则的概念,发挥已有母语语法知识资源的优势,善于对母语与外语进行比较,找到两种语言在一些语言现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作为教学的难点,予以重视,详细讲解,防止学生将汉语语法规则做不恰当的移植。比如,汉语中主谓宾的划分和英语是大致相同的,可以联系学生学过的汉语知识来讲解英语,引起学生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英语里的句子结构与汉语又大不相同,就应针对此着重讲解。
3 尊重习惯,了解文化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习惯用法相对于语法规则是第一性的。在语法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规则的,不规范的语言习惯用法,并针对这些例外现象,在必要时介绍文化、符号知识以加深印象,扩大知识视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人们开始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加入到另一种文化当中了。我们要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提高交际的准确性。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英语里许多固定的用法和汉语是截然不同的。在课堂上,教师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渗透文化知识,把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
4 侧重归纳,适当演绎
传统的语言翻译法把语言教学方法划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有先归纳在演绎,或先演绎后归纳,进而使两者循环交替进行。新课程强调实践、应用的能力,应在兼顾两者的同时,向归纳倾斜,以便更好的发挥语言交际的功能,达到熟练运用语法规则的目的。
5 及时复习,提高效率
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一次在学习上花费多长时间,而在于学习的频率即复习的次数。英语是需要不断强化记忆的学科,教师应注意语法现象的反复出现,牢记已讲解过的知识,结合新的语言现象及时复习,反复对学生进行灌输,强化学生的记忆,使“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对学过的语法知识适时进行终结、归纳,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
总之,在新英语课程下,我们应不断探讨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的,根据外语学习的规律,积极创新,提高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适用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