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专会计专业教学分层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红伟 王珊

  摘要:针对现在以学生差异为前提,对中专会计专业的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中专会计专业的教学分层模式。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个性的发展环境,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信,同时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中专生;专业分流;教学分层
  
  伴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扩招,目前我国中职招生已经突破了860万人的目标。中专会计专业学生的成分是多元化的,学习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差异的增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考的行为都呈现出了很大的离散性和波动性,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课之难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传统的教学方式及专业的分班对现在的社会是极不适应的。把中专会计专业教学分层模式当做是教改的切入点,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让每一个就读中专会计专业的学生有自信,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专业的多层次人才需求。
  
  1.中专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1 课程设置模式传统,缺乏创新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是中专会计专业课程的三大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占到35%左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各占到30%左右,选修课基本上是没有的。就现在而言,大部分的中专在校生均是中考后的落榜生。在这些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从小学到初中,都不适应应试的教育以及其方式的。而现在中专会计专业所学习的课程当中,公共基础课缺乏课程的特色,有的甚至还在重复着应试教育的内容。与中专学生的专业方面结合得不是很紧密,学生对其学起来没有太大的兴趣,也缺乏自信心。选修课的缺乏,也是不利于培养中专学生的个性特点的。
  
  1.2 专业课程内容重叠交叉,缺乏实效
  中专会计专业的课程着重强调、注重各学科的系统性、独立性。内容交叉重叠,教学上不仅浪费了老师的精力,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学习时间的成本,使学生感觉到乏昧。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使会计专业的业务不断地推陈出新,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但是也因为会计专业的教材往往是滞后的,形成了学校的教学制度与会计实际工作内容的严重脱节。更加增大了学生在就业时,对实际工作的不适应性,给许多的用人单位也造成了困惑。
  
  2.中专会计专业教学分层模式改革思考
  
  2.1 创新教改,确定中专生综合教学目标及会计专业分层教学目标
  把中专生陪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肯吃苦、能创新,成为社会一线服务的知识型的劳动人才是中专生的综合培养目标。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方面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针对中专学生的认知能力弱和意志力不强的特点,应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纳入到教学的目标上来。注重文化、专业知识与非智力因素的着重培养,并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塑造学生的诚信品质,树立学生的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2 创新课改,组织专业课分层教学校本教材
  “创新课改,要从实际出发,以能力本位为指导,从专业分层教改出发,科学组织校本教材。”通过对专业课校本教材的开发,解决专业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叠交叉,缺乏实效的弊端。摒弃了以往的专业课教材内容偏多、偏全、偏深、偏难等问题,删繁就简。在组织教材时,以专业的分层教学为前提,贯彻从实际的工作出发,力求做到专业课校本的教材最新,教材体系应贴近实际的业务程序,业务的学习要以实际操作为主。将专业课分层教学落到实处,付之于实际行动。
  
  2.3 创新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通讯、网络技术等已经渗透到了教学方面。微机的辅助教学成为了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会计专业中的会计凭证、账薄、报表内容、填制方法,均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法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这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均有大大的提升。例如老师在黑板前举例演示一遍,比站在讲台上用嘴巴讲十遍都管用。
  
  2.4 创新管理,建立适应分层教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将会计专业班分层,由于专业教学目标的不同,专业考试目标也应该不同,考试内容应围绕教学目标而确定。
  
  3.结语
  
  中专会计专业教学分层模式是通过一种创新实践,从而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为首要前提,营造一种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从而推动中专会计教学改革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苏淑欢,基础会计学实操[M],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2]孟繁金,赵英,基础会计实训与练习[M],6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8.
  [3]薛洪岩,隋英杰,基础套计[M],3版,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