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务型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史海珍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出发,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任务 口语交际能力
一、在贴近生活的任务中,提高口语查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生活中学生对他们所熟悉、所亲临的场景是驾轻就熟的,相反对于那些他们所陌生的情境,不感兴趣的话题,儿童心理上是缺乏自信的,常常表现得无所适从。因此,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完成真实任务,使得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惯,增强趣味性,脱离传统以知识教材为中心的枯燥无味的束缚。
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3中的“Who is he/she?”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性别,男性用he,女性用she,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喜欢的明星、影星、球星、动画明星、著名人物的照片。课上用这些照片配上Who is he?或Who is she?来提问,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回答:“She is Liyuehun,”“He isYaoming,"在这一任务设计过程中,通过听、说、演、练等活动过程,学生体验到成功,在这样的听说氛围中学生愿学、乐学。
二、在情境交融的任务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任务型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即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如牛津小学英语中的"Shopping"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购物这个功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购物的能力。因此,我把教室布置成商店,把它分成几个“商业区”,并且印了“钱”,鼓励学生用手中的“钱”去购物,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买得最多。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用英语交际做事即语言的意义上,而不是语言的形式上。而且在这个任务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把所学语言较顺利地运用于真实的交际中,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在尊重需求的任务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待同一任务,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一定会有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在对话活动的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也应尽量做到因人面异,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目的要求的活动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属于他分内的任务,都能品尝到任务完成之后成功的喜悦和开心的滋味以及永远快乐的情绪。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设置任务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的学习需求和能力,为所有的学生设置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任务,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例如在完成"Shopping"这一学习任务时,我设置了随意、自然的活动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目标进行"Shopping",要求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新授的句型完成不同购物数量这一活动。结果,效果喜人,每个学生都能很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活动的目的已达到。
又如,要求学生完成向老师或小伙伴介绍自己的小卧室这一活动任务时,我不做任务的硬性规定,只要学生的介绍能够达到表达清楚,让别人明白卧室里的家具、电器摆放这个目的就可以了,其余的都不做明确要求。这样,学生就可以没有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大胆、放松地进行交流,取得的效果非常不错。
四、在重交际性的任务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语言反复使用的过程,而语言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才能得以实际操练和运用,这就明确了语言必须具备交际的功能,任务型的英语教学通常以活动化的教学为主,让学生全身四肢和五官都得动起来,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实施任务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与他人进行语言交际,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姿势、情感等诸多因素共同完成一项综合性的社交活动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有着主体的意识、独立的思维、完整的人格,这时他是社会化的人,不再受他人的限制和束缚,他完全把自己融入了这个社会。
在学完球类和乐器类单词之后,学生进行一次简单调查"What do you play?”这一任务活动,学生除了要问这个问题之外。还需要用到许多其他句子,如:“Goodmorning,Excuse me,Thank you,See you。Good bye"等交际用语。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不单单是纯粹的没有情感因素的问答形式,而是一个学生进行社交化活动的过程。所以任务型的英语教学更加要重视操练过程中的“交际性”。
总之,在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感可发,学以致用。以任务型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乐于参与各项游戏和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获得积极与愉悦的情感体验,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保持和巩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开放性、合作性、生成性”原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