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教学应奏响科学探究的四步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学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认识科学、学习科学。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拓晨学生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大胆地尝试、猜测、探索,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关键词] 源头 兴趣 动力 天地 科学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认识科学、学习科学。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生认知方式不同,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对未知的世界有一种神秘感,对新鲜的事物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大胆地尝试、猜测、探索,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民主、安全、和谐的探究环境中,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科学课怎样落实“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呢?
  
  1 “深”、“广”结合,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源头
  
  科学课应该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因为这是更好地、充分地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活动准备越充分。探究活动才会越顺利、越深入。《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从各方面做好准备,尤其是课程资源的准备上应突出一个“深”字,即教师在进行准备时,不应该受课本中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应该跳出课本的束缚,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建立起开放型的课程资源。同时还要体现一个“广”字,即不仅教师自己要做好准备,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课题,通过网络、影视、报刊、书籍等多条途径、多种方式搜集研究资料,参与到有结构材料的准备活动中来。对于这些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加以选择地应用,然后再呈现给学生。学生只有占有充足的、结构性强的材料才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创造性地展开探究活动,否则,科学探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如《怎样认识物体》一课,这一课着重强调学生认识感官探究的方法、步骤。为了让学生做好探究的准备,我不仅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物品。自己也准备了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些小物品。由于准备充分,学生兴趣十足。跃跃欲试。又如在教《弹簧里的学问》时,我不仅让学生准备了弹簧拉力器、弹簧、橡皮筋、弹力球等物品,自己更是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特意找了班里的几名学生录制了一段有关弹性、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的一段资料。这样。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刺激认识生活中更多的弹力,并交流认识,学生受到了启发,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当同学们看完后,有一个学生问道:“老师,我有一次用力拍桌子,桌子上的几粒黄豆竟然蹦了起来。这种现象是不是弹力的作用?如果是,我为什么没有看出来?”听了这个学生的提问,其他同学也受到了启发,纷纷提问,我很高兴,趁机告诉学生,其实实际生活中所有物体在外形发生改变时都会产生弹力,只不过有的比较明显,有的不很明显。正是由于准备工作做到了“深”、“广”结合,学生的探究活动才会如此深入。
  
  2“新”、“奇”结合,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好奇心是推动探究活动展开的原动力,它不仅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而且驱使他们找答案。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探究得以进行的基础,它处在探究过程的核心地位。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而问题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贴近学生生活与经验的情景,最易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提出新问题,并自觉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设法创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问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行探索、自行解决问题。当然,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情境创设要在“新”、“奇”上下功夫。
  如在教学《天气与生活》时,我发现这一课没有多少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而且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内容也比较常见,只是没有真正的探究过原因,我想学生在学习时有可能会感到枯燥。为了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从电脑中搜集了一些美丽的图片,把晴朗的天空、雨后彩虹、冬天的雪景等几幅图片做成了美丽的幻灯片,还让几位有数码相机的同学自由拍摄了有关天气情况的几个小片断,学生看了之后,特别喜欢,尤其是学生知道有的景色就是自己班中的同学拍摄的,更是流露出惊奇、兴奋的神情。虽然天气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一种景象,但是很多孩子对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象是司空见惯的,因而是漠然的,很少会去欣赏。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才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原来是这样的神奇、瑰丽,原来不同的天气可以形成这么美丽的景象,原来这么奇丽的景象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极大的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由于学生课前也已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使学生深深感悟到研究天气的重要性,更激起学生探究与天气有关问题的欲望。
  
  3 “动”、“放”结合,给学生自由探究的动力
  
  布鲁纳说过:“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个结果。”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情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即活动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挥、充分表现、张扬个性的机会。
  教师应该让探究活动过程突出一个“动”字,即让学生多动手、多发现、多表达。同时,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还要把握一个“放”字,就是当学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中时。教师就不要再去不厌其烦地讲解,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比如在教学《水流产生力量》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观察三峡大坝等相关的声像资料,联系实际、动脑思考,提出“水流为什么能发电”等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猜想、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动手实验、观察,交流发现、整理信息,一个“动”字贯穿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做、动笔写、尽情画、自由玩。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一直保持着充足的活力,继而源源不断地产生科学探究的动力。另外。在这一课,还有一个活动,比较水流产生的力量,也就是什么情况下水流产生的力量大,教科书只是展示了这个探究的范例,目的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水位和流量,我让学生互相讨论,

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还有哪些因素可以改变水流的力量。学生由于有了以上的基础,明白水流的力量是可以改变的,因而各小组纷纷动手设计实验。有的小组在动手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水柱的高度不变,自己想了一个方法,把凳子放在桌子上,然后又把胳膊放在凳子上。各小组真是方法多样,有的小组还想出可以利用外力给水柱加压,从而使水流的力量增大。我对于这些想法和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回去后可以继续实验。虽然有的方法未必可以立即实施,但是学生探究的兴致却是高涨的。
  
  4 “活”、“放”结合,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天地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小课堂变成大天地,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学科学、用科学,将科学探究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尽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比如,在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这一课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试验有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浮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学生感到兴致勃勃。纷纷试验,可是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种物体都拿来做实验,如果就此停止,学生对物体的沉浮现象的理解还只是停在表面,学生的探究欲望得不到满足。可能会感到意犹未尽,或者还会留下疑惑,是不是其他的物体也是这样呢?因此,我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试验。本来我想学生回家做做试验,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让自己的想法得到证实也就行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我再上科学课时,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跑到我跟前问道:“老师,我发现有的物体在水中既不浮也不沉,这是怎么回事?”我吃了一惊,没想到一个三年级的小孩子竟然会有这样的发现,同时我也感到惊喜,这不正是学生深入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吗?也正是“活”和“放”才收到了这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奏响以上四步曲,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对科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思维的探究之弦才会被拨动,从而踊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来,科学课才能真正落实“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 教材教法与研究。
  2 沂蒙教育,2006(1.3.7)。
  3 山东教育,2006(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