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倍时代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前景瞻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盛 春

  摘要:2006年9月安倍晋三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这些经济措施对中日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拟从安倍晋三的经济政策,中日经贸关系近年来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安倍晋三上台后中日双方高层的态度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评述,对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和说明。
  关键词:安倍时代 中日经贸关系 日本经济
  
  2006年9月26日,安倍晋三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日本新政府的产生,特别是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对日本在二战中的负责任态度以及对参拜靖国神社的自我克制,使得两国政治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改观,加之日本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对华贸易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日经贸合作的走势也将趋好。
  
  一、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与现状
  
  在贸易领域,2005年我国对日本出口达到839.9亿美元,同时我国从日本进口了1004.5亿美元的商品,中日贸易总额达1844.5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了9.9%。2006年1―8月,双边贸易额达到1313.3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1.8%,预计全年将超过2000亿美元。在投资合作领域,日本进入世界500强的70余家大企业几乎都在中国设立了企业,中小企业也纷纷来华投资。截至2006年8月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超过36000个,实际到位金额达561.6亿美元,日本对华投资居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国别地区排名第2位。日本是中国的重要投资国,对华直接投资势头良好。2005年我国引进外资金额为603亿美元,同比为0.5%的负增长,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达65.3亿美元,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2.1倍,同比增长高达19.8%。截止2006年6月,日本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过560亿美元,占我国引进外资总量的8.5%,超过欧盟25国对华累计直接投资的总和。在日本对华援助贷款方面,从1979年到现在,对华日元贷款累计总额已超过三万亿日元,约占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一半左右。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近年来受政治关系的影响,中日经贸关系中也出现了一些负增长和倒退现象,比如说:在贸易领域,2003年以前,日本是我国连续11年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2004年以后,而日本下降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相反,中国(含香港)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6年1―6月中日贸易总额达9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但是中日贸易占我国外贸的比重由上年的13%降为12%,下降了1个百分点。在投资领域,2006年1―6月对华投资达到22.4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减少31.3%,降幅较大。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我引资的比重从上一年的11%降至7.89%,下降3个多百分点。同时,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日本对华日元贷款大幅度下降,年度投资额已从2000年的2144亿日元降至2004年的859亿日元。日元贷款额的大幅减少和我国经济规模的急速扩大,使得日元贷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
  
  二、安倍上台后中日双方高层对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态度
  
  安倍政府上台以后的经济运行纲领的第一条就是要挖掘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强化企业竞争力。由于日本经济的复苏,主要是中国的工业领域对日本重型和高端机器设备的需求不断扩大,刺激了日本相应企业的发展和投资。因此安培政府将日本经济增长的中心放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合作关系上。
  在这一经济纲领的驱使下,安倍晋三于2006年10月8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在8日下午中日首脑的会谈中,双方一致同意促进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领域各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在谈到中日经济关系时,安倍表示,他把日本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看作是一辆车上的两个轮子,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目前双方的经济关系发展得很好,最近5年中日贸易总额增加了1倍,而且已经超过了日美贸易总额,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日本对中国的投资为扩大中国的就业机会作出了贡献。“双方在经济上已经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这样一种关系。我们不能损害这种重要的互相依存关系,这是我们共同的认识。”
  由人民日报社和日本经济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日经济讨论会2006年10月9日在中国浙江省长兴县隆重举行,与会的日本自民党国家对策委员会委员长、前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表示,作为亚洲的两个领导性国家,日中两国的GDP在世界排位中都居上位,两国也是不能够分家的。日中在新领域的合作潮流将会形成,两国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并使之切实得到发展。”
  而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崇泉也在此次会议上表示,中日经贸合作即将进入新的增长期。崇泉从中日进行节能环保合作、中小企业合作、日本增加对华投资和中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合作的前景,并且表示中日扩大双边贸易的潜力还很大,中日贸易发展互补性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广大的市场将为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无限商机,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大有可为。
  
  三、安倍时代中日经贸关系展望
  
  综上所述,无论从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还是从安倍上台后中日高层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的态度来看,中日经贸关系将会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其中有些消极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1)中日贸易关系将持续发展,政治关系将是不和谐音。发展同我国经济合作关系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符合大企业垄断集团的利益。而且维持日本经济复苏后的持续景气依然是新政府的主要任务。尽管最近设备投资和居民消费等国内民间需求有所扩大,推动着经济的持续复苏,但外需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依然很大。中国特需曾对日本经济复苏发挥过重要的拉动作用,现在又成为支撑日本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安倍仍将奉行他一贯的暧昧态度。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鉴于该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政治与外交问题,他不打算阐述和宣布过去是否参拜过靖国神社和今后是否将参拜靖国神社。但是参拜靖国神社这个严肃的问题对中国来讲已经基本形成了社会共识,妥协的余地几乎没有。而政治上的不和谐因素将会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经贸关系的发展。
  (2)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将持续上升,但不符合中国产业政策的长远规划。这几年日本经济的恢复很大程度上依托了中日之间产业链的布局,即日本提供高附加价值的中间生产部件,中国利用劳动力的竞争优势进行产品加工和组装,然后出口到欧美市场。在这样的产业链中,日本和中国获得了双赢。而日本是世界上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日本的中小企业是日本海外投资的活跃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亚洲的投资中,中小企业占60%以上。然而在来华投资的日本企业中,中小企业所占份额相比较而言不大,低于总数量的40%。因此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还有很多上升的空间。但是,中国是“世界加工厂”的战略定位可能并不符合中国长远的产业政策,至少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要求会在政策上限制日本对华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而日本是很难改变加工贸易型的生产方式,并且引进研发配套的高附加价值的生产线以利于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进化的。
  (3)中日技术合作将更加紧密,同时也会造成竞争。二十世纪日本对华技术出口受发展战略的制约,数量有限;技术出口中,基本局限于设备出口;而且技术出口的形式单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日本的经济贸易政策向东亚倾斜,日本的很多工业化技术成果正在向中国转移。其中节能环保领域完全可能成为中日两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最活跃、最有成效和最具潜力的领域,因为中日双方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大。日本在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明显的技术优势,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技术合作会加剧中日两国在家电、钢铁等制造业领域的竞争。
  (4)日本解冻对华经济援助,但2008年以后将停止贷款。日本的对华经济援助始于1979年,对华援助包括有偿资金合作(日元贷款)、无偿资金合作和技术合作。从1979年到2000年度,中国共向日本申请了4批日元贷款,总额2.65万亿日元。2001年度以后,对华日元贷款采用单年度方式。继2004年末小泉表示:“希望中国早日成为对华ODA的毕业生”之后,2005年日本决定2006年以后停止对华无偿援助,并于2006年3月单方面冻结对华日元贷款。虽然在日本国内民意的推动下,当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的安倍晋三于2006年6月6日宣布解冻对华经济援助,但是日本已经确定的2005财政年度(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对华低息日元贷款额为740亿日元(6.593亿美元),比前一个财政年度少了大约100亿日元。并且根据两国政府早前已达成的协议,日本仍将在2008年停止对华新项目日元贷款。日元贷款数额大、期限长、利率低、不附加条件,在中国的能源、资源开发等基础产业、交通通信等经济基础设施,以及农林、城建、环保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削减并分阶段停止对华日元贷款将会对中日经贸关系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总而言之,中日关系将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继续保持“政冷经热”的现状,同时日本经济持续复苏,国内投资前景看好,企业有可能将投资方向转向国内;在政府的影响下,一些企业从分散风险和经营战略考虑,也有可能将计划向中国的投资转向印度、越南等国;基于各种政治经济的原因,少数在华日企也有撤资的可能。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不过安倍新政府采取维护双边经贸合作的政策,将有利于中日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双方经贸合作将会持续缓慢发展,并会对两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季风.安倍政权与中日经济关系.学习时报,载2006年10月13日.
  [2]袁蓉君.安倍破冰之旅的经济动力.金融时报,2006年10月9日.
  [3]崇泉.中日经贸合作关系进入新增长期.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10月10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0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