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因材施教”原则之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立民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实施,给我们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思索。当前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弊端。我们应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因材施教 困境 成功教育 自信心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起源于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它的意思是: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二千多年来,这一教育教学原则被历代的教育家所传承,并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得以完善。时至今日,这一原则还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说明它切实地符合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当前,人类社会已跨进21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工作无论是在教育思想和理论上,还是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不同以往的特点。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客观实际出发去研究探讨这些问题。怎样使“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教学原则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为当前的教育教学服务,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认真探讨这一原则,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统一呆板的教育模式困扰了我们许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以便能帮助我们从困境中到达正确的彼岸。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人们在思想、理论、经济、社会等方面协力配合,特别是要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我们党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要求贯彻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但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真正做到并非易事。比如:当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育内容偏重智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自由的发挥;教学方法陈旧呆板,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过早地产生了厌学心理。当前,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学生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按现在的教学要求,二者在学习的内容和时间上几乎是无差别的,不管学生程度如何,是否能接受,老师只能按教学计划要求的内容和进度机械准时地往前走,“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独特的个性,而把他们按照同一个模式加工和塑造”。①如此这般,其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使用的教科书很多年都是全国统一的,有的科目起码是全省统一的。我认为,这种全国,全省“一本书”的情况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对一些薄弱学校,由于生源质量差,其结果,就只能年复一年地向社会输送残缺不全的“产品”。有的初中生,小学的知识都没学好,你又要按进度往前冲,学生在中学读了几年,充其量学了个朦朦胧胧。这就好比盖大楼,基础没打好就急匆匆地往上盖,没办法,工期赶着呢!长此以往,它不出“豆腐渣”工程那才算怪。面对这样的现实,它不容我们回避。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常常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他曾以松树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现在,我们来探讨“因材施教”的问题,可谓对症下药。但事情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恐怕现在也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成熟的经验供我们借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②目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许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在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找到过河的“桥”或“船”,从而使我们到达希望的彼岸。
  
  二、“因材施教”原则具体实施方法的探讨
  
  1. 准确定位,树立信心
  在新的学期,新的课程开始以前,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必须认真予以测定,通过定位测验,确定哪些目标技能学生已掌握,哪些还存在差距。由于准确定位的需要,这种测验可区别难易程度进行。作为教师,首先应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观察并总结每个学生的心理以及个性特征,真正做到把好每个学生的“脉”。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使他们懂得“人无完人”,“天生我才必有用”;对落后学生坚持“四不”:不提过去、不揭短、不冷落、不公开批评。“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的,温厚而严格的,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的公民,我们应真诚地对待他”。③使学生从内心感到教师是真心诚意地爱护和帮助他们的,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进而树立他们取得成功的信心。
  2. 进行困难诊断,设计最佳方案
  基于对学生多次定位测试,教师对所教学生的状况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根据诊断结果,就可帮助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补习,以帮助他们尽快达到起点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身体状况、智力水平等方面都需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④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长的最佳方案。
  3. 采取重点突破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各方面的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课程,并在这门课程中深入下去,以此带动对其它课程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所教学生有详尽的了解。通过观察、谈话、作业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要不失时机地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应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伙伴、朋友来对待,维护学生的尊严,保持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集体活动、教学活动中有所选择,能体现其意志。教师要对他们充满爱心,多鼓励,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当这些后进生经常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时,他们也就获得了继续前行的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⑤体验成功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只有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基础上,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4.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施教者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加了解学生的诉求。我们知道,造成后进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社会的、家庭的等诸多因素。但学习方法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后进生学习基础比较差,不会进行预习、复习,听课时不知道如何抓住关键点及难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复习、自学等方面的技巧。在这里,教师要耐心细致地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分别给予精心地指导。后进生上课时,往往对教师所讲知识一知半解,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状态。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过程中的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⑥鉴于此,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考核时一定要立足学生的实际。仔细揣摩他们学习的心理,细心体察他们可能发生的困惑和错误之处,做到未雨绸缪。
  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因材施教”这一传承了几千年的教育教学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赋予新的模式和内容。应看到,21世纪的教育,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还是办学的规模和形式,和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相比,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认真探寻教育规律。当前,在理论界,对“因材施教”原则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材施教”已不适应社会大生产的效率要求,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原则在本质上是矛盾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教学原则在我国已传承了几千年,被历代教育者视为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因此,这一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应继续发扬光大。面对这些不同观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找出其最佳结合点,使“因材施教”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注释:
  ①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③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教育研究,1983年,第8期.
  ④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7页.
  ⑥陶行知全集(湘版)(第一卷).第638页.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思想史.
  [2]陶行知教育文选.
  [3]“因材施教”原则之反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0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