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图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玉军
摘 要:图学与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制图教学中应注意美学渗透,充分利用美学效应,以提高制图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制图教学 美学渗透
制图教学中,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指导学生作平面图,再根据平面图去想象立体构形,使得视觉形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这一由物到图,再由图到物的转换过程,孕育着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学生的学习激情、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都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和渗透作用。伟大的教育工作者何东昌指出,没有美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应注重美学素养和审美观念的培养。图学更不例外,因为图学与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就思维形式来看,形象思维应该说是图学的主要思维形式,或者说“图”是形象思维的再现,而美学则也属形象思维的范畴。因此,在制图教学中,注意美学渗透,充分利用美学效应,来帮助提高制图课的教学质量,是从事制图教学的同仁应该重视和研究的新课题。
一、发现美――激发学习兴趣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存在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具有丰富而生动的形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制图教学中,作为审美对象的物或图以其复杂的结构和表现形式,内蕴感观的美和理念的美,体现着美的本质,诉诸人们的审美意识。如结构对称美、布局均衡美、比例匀称美、思维抽象美等等,以及图样所表达出来的形式、内容,构成了美的意境。这种通过学习方能感悟到美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创造出来的美。柏拉图认为,能看到这种理念的美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作为教师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这种特殊的能力。笔者认为,教学中首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胆机能是审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用大量的外部信息,经过感观,对大脑进行多次刺激,就会在大脑结构中留下生理痕迹,其中既有作为表象的整体储存,也有经过加工综合的概念记忆,当它们彼此联系起来时,人就会不假思索地产生美感。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以及个性心理等,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演示,注入精炼、准确、惟妙惟肖的语言,再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教学中引发美感;还可以采用参观以及让学生动手测绘等渠道,从诸方面调动学生记忆中的表象和概念,对反映在头脑中的美的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从而强化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激起强烈的审美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对学习产生的需要和愿望。心理学家把它视为学习上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知活动,促进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爱美的心理特点,加强教材的趣味性、系统性的处理,把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
二、欣赏美――感悟学习方法
欣赏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富有感性色彩,具有玩味意思的特殊认识。欣赏不仅需要凭借敏锐的感受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要借助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学生在欣赏时,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感知。只有通过形现于外的美感现象,才能抓住形神兼备、神动于内的美的本质。课堂教学中识图便是一种美的鉴赏活动,教师就好像是一位具有渊博知识,又具有坚强事业心责任感的美学家,学生则是负有使命感的美的欣赏者,教师应根据讲解对象去作针对性的有特色的直观描述,启发学生思维上路,使得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看有所思、思有所得,最终感悟欣赏的方法,从而在头脑中对欣赏的内容留下美好的记忆。例如我在识读零件图教学时,采用各个击破、层层推进、层次分明、把握重点、分解难点、讲究效果的教学思路,使学生的欣赏思维注意到各个知识点上。我首先从标题栏入手,让学生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作图比例等;进而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表达方法,想象结构形状,从而实现学生认识上由“图”向“物”的转变。第三步欣赏尺寸标注及公差要求,分析其意义和重要性,进一步讨论尺寸标注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去分析技术要求。当每个知识点都欣赏完了之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概括和总结,形成整体的概念和完整的形象,实现由局部到整体的转变。初中毕业生相对来说,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稍差些,所以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观赏能力的培养,以模型为主要观察对象,以作业为教学主线,以绘图为手段,以识图为基本目的,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实现认知上由不会到会的转变,从而感悟学习的方法。
三、塑造美――提高学习效果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典型和美的意境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功能。而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求新爱美,如果能在教学中塑造美的形象和创设美的意境,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例如,教师黑板上演示作图,假如能做到步骤合理、线条分明、表达规范,就能使学生在观赏时产生美感,那么在作业时就会受教师示范作用的影响和启发,心理上产生对美的条件反射,从而在美感的驱动下激起创造美的欲望,作图时就能做到严肃认真、耐心细致,在美的驱动力作用下绘出正确美观的图来。反之,教师作图不规范,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同样也会影响着学生,给学生以误导,从而会使学生养成马虎、随便的不良习惯,给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就制图课教学特点来说,始终贯穿以作业为主线,那么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作业量大,相对来说出错的几率就高,那么教师如何对待错误的作业呢?许多教师惯用直接订正法,即作业发下来后直接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口头上要求学生订正,这种方法订正作业,学生知错改错的意识非常淡漠,很少有学生能去认真订正。近年来我尝试用“美感效应”来订正作业,即讲评赞赏优秀作业,寻找和挖掘优秀作业中的美的要素。每次选出一到二份最佳作业在教室前面展贴,并分析其成功之处,然后让做错的学生自己去观赏、对照,找差距,使之在欣赏他人作业的同时产生对美的条件反射,当看到被表扬的学生表现出喜悦感时,更激励其产生纠错的意识和决心,也使其在以后的作业中能够去争取被表扬的机会。实践表明,这种“以正纠偏”法有强烈的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和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作业效果,这可谓之美的效应吧!
四、创造美――增强学习信心
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在制图教学中,不只是要教会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美的深情向往和不懈的追求,进而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例如,一条自动生产线的机械设计,需要用无数张图样把它表达出来,这一复杂的设计作图过程,便是一个美的创作过程。课堂上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美的意识,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怀着满腔的学习热情,从一点一线开始,进行严格的、一丝不苟的训练。为保证训练的效果,教师应加强示范和辅导,对作图中的步骤和方法提出规范化的要求,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例如学生在作圆柱时,常常将轴线漏作,那么教师发现这个问题时就应该立即帮助学生找原因:是因为没有严格按作图步骤进行规范作图,不了解轴线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从美学角度加以阐述:对比两个图可以发现,有了轴线会产生一种对称的美感。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创造美的意识作用下,积极主动,亲手去作图,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出引人愉悦的可感形象。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劳动创造给予准确的评价和美的赞赏,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审美感受和坚强的学习信心,发现自我,重新规划自我,强化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这种信念对学习无疑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基础做起,由浅入深,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在制图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挖掘提高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从多方面着手,在教学中求美、求活、求变、求质量。注重美学渗透,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把握方法,增强信心,提高效率。当然,教学中也应注意渗透的尺度,不能牵强附会,不能把图学课变成美学课,要明确渗透美学仅是为制图教学服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运用好这种方法,才能对制图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