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快乐教学理念的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龚志强 江小蓉 欧阳卫

  摘 要:积极借鉴和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有效推进我国旅游专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变。快乐是旅游活动的永恒主题。它要求旅游工作者成为传播快乐、制造快乐的使者。因此,快乐教学理念正是契合了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新要求。本文在对快乐教学基本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师生个性心理品质、办学模式、教学形式和师生情感交流等方面对构建旅游专业快乐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快乐教学 旅游专业教育 旅游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1854年,英国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提出“快乐教育”的理念,在教育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快乐教学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技能的教育教学方法。[1]实施快乐教学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与学业进步,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工作体会,对如何构建旅游专业快乐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旅游专业实施快乐教学的特殊意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层次齐全的旅游教育体系,为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暴露出许多问题,旅游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日益明显,我国旅游教育随之从规模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2]旅游学科是新兴学科,客观上存在发展时间短、方法论尚无重大突破、研究力量薄弱、观念意识不强等一系列问题。[3]因此,现阶段积极借鉴和运用相关学科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将有效推进旅游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实施快乐教学对旅游专业教学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笔者认为,专业教育不仅应向受教育者传播专业知识技能,还应重视塑造受教育者将来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特定个性心理品质。这是专业教学活动与人才市场需求有机契合的重要通路,也是专业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众所周知,旅游活动是以精神消费为主导的享受性活动,快乐是其永恒的主题,客观上要求其从业者成为制造快乐、传播快乐的快乐使者。因此,旅游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具有快乐人格特征的旅游专业人才。快乐教学理念正是契合了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新要求,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二、快乐教学的基本内涵
  
  1.快乐情绪主导教学过程
  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与记忆。快乐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理念与方法,强调教学活动的效益最大化。快乐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征和思维规律,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中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实施快乐教学要求构建教学主体、教学介质与教学环境共同组成的快乐信息链,通过教育者的乐教、善教,实现受教育者的乐学、好学。
  2.教师主导下的师生平等互动
  毋庸置疑,教学活动应在教师主导下达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习,其科学性、系统性都应在教师主导下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快乐教学的成功还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双向互动,在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同时给予他们话语权。平等互动式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良好反应也将刺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形成新的教学灵感和教学思路。应当说,快乐教学是对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彻底否定,也是对传统师生关系一种重新调整。而就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而言,这种否定与调整是必须通过在教师主导下的师生平等互动才能完成的。
  3.成功运用复合式教学手段
  人的心理需要可分为两种,即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单一性需要过度满足容易导致厌倦,而复杂性需要过度满足则易产生恐惧。[4]通常情况下,人需要实现这两种需要的平衡才能调整至最佳心理状态。快乐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合理使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主题鲜明而又富于变化,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维感知功能,进而触动其记忆、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使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学习和理解所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成功引入案例分析、图片展示、多媒体互动等复合式教学手段是进行快乐教学的重要特征。
  4.柔性引导的启发式教育
  不强迫学生学习也是快乐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快乐教学中,“不强迫”并不是意味着随意和放任,而是遵照一定教学目标的柔性引导和启发。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教师需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以吸引学生主动融入既定教学轨道,启发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课堂内外充满爱心、耐心和细心地着力进行师生的情感沟通与心灵对话。实践证明,学生对教师情感上的高度认同可以有效改变其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效果将得到极大提升。
  
  三、构建旅游专业快乐教学模式
  
  1.师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先期双向控制
  从理论上说,从事不同专业工作需要不同的个性心理品质与之相适应,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绩。然而,我国旅游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师录用和学生录取中均未进行前期的心理测试,仅有少量学校将学生的体貌特征和外语水平作为生源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但是,这样的生源质量控制手段显然容易走入“以貌取人”和“片面强调外语”的误区。虽然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可以改变人的个性心理,但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专业教育中进行反向调适具有较高难度。
  笔者认为快乐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同样需具备特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一般而言,个性外倾的人更容易适应快乐教学中的角色安排。就教师而言,个性外倾将有利于养成乐教的职业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健而不失灵动、严谨但不失幽默的快乐教学风格。就学生而言,个性外倾则更趋向于接受并主动融入快乐教学情境,以积极参与的姿态面对学习。因此,在旅游专业教育中实施快乐教学,师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先期双向控制势在必行。
  2.学校、政府、企业“三位一体”联动办学
  旅游高等教育属于应用类学科,要面向市场培养实用型人才。[5]目前,旅游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弱,主要原因是旅游专业教育常常局限于校内课堂教育的单一形式,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灵活运用。只有当学校教育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旅游专业理论知识与旅游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时,专业教学活动才能变得生动有趣而富有成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机会参与旅游实践活动,学以致用,学而有成就感,是实施快乐教学的要义之一。因此,学校应寻求多种途径实现与政府、企业间的“三位一体”联动办学,为学生构建更为广阔的专业学习平台。
  “三位一体”联动办学模式将为旅游专业实施快乐教学提供重要通道。“三位一体”联动办学模式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得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双重滋养,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的双重提高。在这一模式下,学校与旅游企业或旅游管理部门共建专业教学现场和专业实习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效果都有好处。“三位一体”联动办学模式不仅是“走出去”,同时还要“请进来”。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旅游业界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管理人员或服务标兵为客座教授,让他们参与学校的日常专业教学活动。
  3.教学主体、介质与环境多重快乐信息传递
  旅游专业教学活动的一般形式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基地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四种形式,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应具备教学主体、教学介质和教学环境三大要素。实施快乐教学应重视在教学现场营造快乐情境,让教师与学生以欢乐、愉悦的心情参与教学活动。这实质上是指师生精神上的专注、投入与创造,是一种身心和谐舒展的美的境界。[6]这种美的境界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主体、介质与环境的多重快乐信息传递。

  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要有乐教的情趣指向、会教的专业功底和善教的艺术手段。教师乐教的情趣指向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感染,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心理氛围,这是现场开展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之一。而教师会教的专业功底和善教的艺术手段则可为快乐教学提供持久的动力。笔者以为,教师的涵养与业务能力是吸引学生的根本性因素,当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得到学习的满足感时,快乐教学才真正具备了原动力。因此,旅游专业教师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研究与整理,以科研促进教学,而且要经常深入旅游工作第一线获取实践经验,为快乐教学准备生动的素材。
  教学介质是指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教材、实验器具、多媒体课件以及其他教学信息载体。从旅游专业特性和学生心理需求特点来看,旅游专业快乐教学要求教学介质多样化、生动化、直观化。另外,快乐教学环境的营造也是推进旅游专业快乐教学的重要物质保障。着眼于培养具有快乐心理品质的旅游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不应仅仅满足于干净、整齐的传统一般化的教学环境,而要使其成为快乐信息的载体。
  4.课堂内外融洽的师生情感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内在要求。师生关系融洽能使教学现场出现快乐轻松的心理氛围,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并以积极姿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宗旨的快乐教学客观上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与教师相处的过程中体验更多成长的快乐,而不仅仅是繁琐的管束和学习的负累。
  师生关系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因此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首先,教师给予学生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是融洽师生情感的前提。旅游专业学生通常已经成年,在人际交往中要求对等的地位和充分的话语权是正常的心理要求。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与教师相差甚远,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不应以正常的交友条件来要求学生,否则与学生的交往便缺乏应有的真诚感,快乐教学效果也将大受影响。其次,教师个人良好的涵养和渊博的学识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其必须先成为学生敬慕的对象,才能进一步成为学生的朋友。最后,在专业教学领域中,师生关系还应有别于基础教育领域,而应赋予其强烈的专业个性色彩。如前文所述,旅游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快乐人格特征的专业人才。这不仅是旅游专业教学的特殊目标之一,而且还是其师生关系的特色内涵之一。在师生交往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才能真正做到使学生乐学、好学,在学习中形成快乐人格,在将来的旅游工作中成为传播快乐、制造快乐的使者。
  
  结语
  
  就其本质而言,旅游专业快乐教学模式属于开放式教育模式范畴,培养的是在专业知识理论与个性心理品质上对旅游工作均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构建旅游专业快乐教学模式对提升我国旅游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推广和应用需要从师资、生源、办学模式、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各方面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涉及层面众多。因此,只有在学校、政府管理部门和旅游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专业快乐教学。
  
  参考文献:
  [1]任华丽.愉快教学之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19-121.
  [2]丁力,何冬梅,叶欣.试论我国旅游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J].旅游学刊,1997(s1):15-18.
  [3]邱美云.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s1):173-176.
  [4]甘朝有.旅游心理学(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5.
  [5]邓绍辉.论WTO与中国旅游高等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9(3):107-112.
  [6]任天民.快乐教学的四个误区[J].陕西教育,2005,(5):24.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西旅游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编号:06YB191)的研究成果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