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思想品德课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建伟

  摘 要: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是其主要因素。而提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并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与成材的动机源和催化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思想品德课上,许多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导致学业成绩不佳。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多了,但要想使思想品德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好奇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问题的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瑞夫(Reeve,1996)提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几个策略。
  1.制造悬念。
  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教师要巧妙地设置“悬念”,着意把一些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激起情趣,使学生产生欲解不能、欲罢不舍的心态,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动机都积极地凝聚在一起,以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一些与现实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课程教学中,可巧设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问学生:“你发现自己身边有哪些不和谐呢?”学生列举出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逃税、同学间的打架等。接着提问:“这些现象发展下去有哪些严重后果?”“我国政府为此做了哪些努力?”“为什么要这样做?请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做出阐述。”之后,再带领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当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时候,其兴奋与喜悦的程度是无可比拟的。而此时再对学生进行爱惜资源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要和谐等的教育,效果很好,学生感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皮亚杰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学生对新颖和原有经验联系得上的教材最感兴趣。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似曾相识而又陌生的感觉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愿望。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面临“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兴趣。教师应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稳定兴趣。启发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求新知识,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善于利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广告等学生熟知的内容巧设引言,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讲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的内容时,让学生先看教师准备的有关向父母献爱心的课件,从而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荣辱观。又如在初三复习构建和谐社会时,播放广告《心在一起》,我问:“能想到老师今天要讲的内容是有关哪方面的?”学生很感兴趣地将广告歌从头到尾唱出来并异口同声地说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接着提问:“你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构建这样的社会?它包括哪些方面?”这样引出课题,并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现实找出问题同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引起争议。
  利用学生的不同见解,巧妙设计问题,引起对不同结论的争论,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最为有效,既能引起学生寻求真理的兴趣,又能对问题实质得以深刻的理解。
  4.制造矛盾。
  课堂提问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看这些问题能否起到揭示矛盾、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问题要小而具体;难度适当;新颖且有趣;富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不仅靠提问,它还可以是生动的讲解、美妙的实验、精练的板书、自然的手势、恰当的表情、直观化手段,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等。
  二、赏识激励,体验成功的快感
  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多用赏识、激励学生的语言,少用批评学生的责怪语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好,你真棒!”是不少教师很喜欢用的一句激励性评价语。而我认为切忌这样简单、重复、机械地评价。因为现在的学生对老师表扬时的语态、动作、表情、语言的丰富性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生真好真棒,好在哪里棒在哪里要言简意赅地点到位才能达到表扬的效果。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要注意指出学生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好”、“不错”、“很好”之类的简单评价。大量的事实证明:学习的成效与兴趣是成正比的。当学生在不感兴趣的学科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时,就会孕育兴趣。兴趣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对成功结果期望的高低。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一个人经历的失败过多,就会产生无助感,从而悲观失望、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甚至对自己能力表示怀疑。应该说小成功是积累大成功的基石。要让学生获得成功激励,切忌期望过高,责之过严。要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去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鼓励、肯定和强化,从而使他们产生进步的信心和愿望。要多欣赏他们的长处,多鼓励他们的进步,多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供难易适宜的学习任务和成就标准,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训斥、指责,而是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使他们能够从成功的学习开始,体验学习成功的经验,品尝成功带来的快乐。
  另外要求学生做到:(1)树立“我能行”自信心;(2)做好“满怀兴趣地学习”的心理准备;(3)掌握学习方法;(4)勤学苦练。多一份成绩,就多一份兴趣。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