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社会价值导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瑞珍
摘要: 社会责任感是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但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严重。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原因及加强责任感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责任感 缺失 培养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1]。责任是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源泉。正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人类的价值和尊严才得以体现。个人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它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素质是否健全。然而,本应肩负历史重任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却明显淡化,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重物质需要轻精神境界的升华,重索取轻奉献。当前很多大学教育也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忽视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道德滑坡的现象严重,社会责任感明显减弱。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1.“自我中心”取向,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对大学生关于人、事、物三方面价值取向调查显示,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无论对人、对事还是对公益活动,都首先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一部分学生只关心自己的成长,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矛盾时,则牺牲公众利益以满足个人利益,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奉献的精神。
2.过份偏重功利,重对金钱的崇拜,讲究“实惠”。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经济因素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些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一味强调“经济收入高”,“工作轻松稳定”。热门专业、经济收入高的工作成了大学生首选的目标。较少人考虑祖国需要或考虑去贫困地区。李健强等人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你将来选择职业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什么”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考虑经济收入,占的86.45%;考虑专业对口,占40.47%;考虑社会地位,占40%。就是在要求入党的学生中,竟也有16.12%的人把入党动机定位在“为毕业后好找工作”和“追求执政党的好处”上面[2]。一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倾向,对将来能获得直接利益的知识能力加倍学习训练,对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习则敷衍了事。
3.自私、冷漠、缺乏正义感,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
近年来在高校中都存在着学生责任感弱化的现象,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李健强等人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34%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有52.79%的学生公开表示,假如在街上遇到歹徒行凶,只有受害人是自己的家人时,才会挺身而出[3]。还有就是集体责任感的缺失,大学生个人独立性与个性增强,集体荣誉感不强,只顾埋头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不愿意甚至逃避参与集体活动,对集体缺乏关心,只有涉及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开放与发展
近几年,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就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不再包分配,而是实行双向选择,自谋职业。这样一来,大学生对国家、对政府的认同度随之淡化,想要用毕业分配的杠杆来引导和制约学生在校表现的机制也失去作用。因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工作,学业成绩一般甚至是较差的学生凭着家长的权势,很早就能落实到优越的工作岗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把当代大学生推上了市场经济竞争的大舞台,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的苛刻条件使当代大学生不得不现实,不得不讲究实惠和实用,对待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关注度降低,甚至是漠视,而对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斤斤计较。此外,大学生们为了不至于在市场竞争中失败而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他们更加强调自身利益的发展方向,淡化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2.学校课程设置的“实用化”倾向
针对市场经济的特点,为了适应岗位需求,一些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倾向于实用性、技术性。人文学科受到冲击,思想道德修养、艺术修养方面的课程更是形同虚设。一些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管自身特点,一味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所谓“热门专业”、“实用型专业”,哲学、历史等文科“冷门专业”往往受到排斥。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很多大学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把精力重点放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岗位上。
3.高校责任教育的缺失
(1)责任教育内容“大而空”,缺乏实效、针对性。
大学责任教育的内容显得空泛、“口号化”。学校常常教育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而读书,却很少教育大学生把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与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有机联系起来;教育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却很少教育大学生把崇高的信念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结合起来。高校责任教育的内容过于空泛、与学生实际相脱离,空谈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责任要求过于理想化,使学生觉得责任目标很遥远而难以企及,过于空泛的责任目标最后只剩下口号,学生本应该承担的基础性责任也被忽视了。
(2)责任教育方法上过死,以“说教”为主。
大学责任教育主要以“灌输”为主,强调课堂中的理论教育,忽视具体的责任实践教育环节;只有单一的教师理论灌输,没有多样化的有效指导;将学生作为责任教育之受众,忽视发挥学生在责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忽视学生对责任教育的内省和内化。责任教育的有效性在于“内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责任者。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对学校与教师这种灌输式的责任教育很反感,但又不敢对学校强行灌输的责任教育正面采取抵制行动,于是便转入地下,采取“口头上答应、行动上不兑现”或言行不一致的应对策略。这种责任教育的方法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造就无责任的人或者是只对自己负责而不对外部负责的人。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应对策略
1.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责任感不仅是一个认识范畴,也是一个实践范畴。因为道德不是靠嘴巴“道”出来的,如果道德只会“道”,而不“行”,那就叫“道学”好了。伦理学的实质也是在于实行,若是不实行,那就叫“理论学”好了。所以,抓住了“实行”,就抓住了责任教育的根本[4]。学校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实践能力。学校要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整个教学计划中,并且占一定的课时数和学分数。同时,学校要针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项目建立相应的的评价机制,在评价中引导学生逐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并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
2.寓责任教育于各科专业课学习中。
责任教育不仅在德育课中,而且蕴涵在各门专业课中。因为学科内容不仅涉及普遍的客观的知识,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即使是客观知识也是人类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结果。一些科学家不断追求真理、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不计较个人得失,承担起巨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在各科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背后隐藏的丰富的人文知识,特别是道德责任意识,各学科要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任务。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授课教师的人格修养深深影响着学生,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师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也从教师身上学会了怎样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而一个自私、冷漠的教师不仅难以教育学生,学生也会受其影响,相应地表现出对教师的冷漠,这种情感进一步扩大就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在责任感淡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教师更应该身先垂范,为人师表,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感染学生。
四、结语
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成败,关系到高校能不能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材,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更何况是高级人材;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这一雷池半步[5]。因此,高校责任感教育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作进一步研究,探索增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方法,从而改变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现状,增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3.
[2][3]李建强等.人文素质从哪里来[N].文汇报,2003-5-15,(03).
[4]曾钊新.教育哲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17.
[5]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