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匮乏,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传统文化;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8-0063-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输送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着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报效国家、回报社会和家庭的社会责任感。我国是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国度,升华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存在普遍联系的。人的存在也不是孤立、隔绝的,都要和周围的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并且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下面将从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维度,分析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
1.个人责任:慎独。慎独是古代文人雅士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原则,因此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强调以自身为表率,加强自身品德和素质的修养。荀子也曾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亦强调要不断地反省自身。可以说,慎独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平的试金石。传统礼法是一种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社会准则,需要通过大家共同遵守和追求,才能保证社会的进步性,进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2.家庭责任:孝悌。“孝悌”是家庭责任的重要内容,“孝”指对待父母时要孝顺,“悌”指对待兄弟姐妹时要友爱。血缘关系是维系古代家庭的重要纽带,孟子的“五伦”思想也将“父子有亲”放在了首要位置。孔子也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尽孝之人方能博爱,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3.社会责任:忧国忧民。古人将“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处世目标,追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是建立在个人责任和家庭责任的基础之上,社会责任是责任意识的最高境界。屈原在《离骚》中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社会责任感;清代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一直影响至今。这都体现出中华儿女祈求国家兴盛的强烈愿望,是社会责任感的深刻体现。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高职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生力军,对其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我国高职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但有些高职学生因未能升入理想院校,再加之社会对高职学历的偏见,使他们存在自卑、迷茫、自暴自弃等不良思想,无法担负起家庭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出现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
1.个人责任感不强。当前的高职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的过度宠爱,造成部分高职学生常常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却忽视他人的感受与利益。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长远的职业理想,抱有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在生活中也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制力差,无法科学地管控时间,而是沉迷网络,不愿意参与集体的公益活动。
2.家庭责任感弱化。大部分高职学生已年满18周岁,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但有些高职学生家庭责任感弱化,只一味向家庭索取,却不愿承担家庭责任。对父母的劝导常常充耳不闻,甚至蛮横顶撞。肆意挥霍父母通过辛苦工作换来的金钱,与他人攀比,追求个人享受。近年来,由“校园贷”引发的校园恶性案件,就是部分学生为追求个人享受,不顾家庭的经济状况盲目借贷,却无力偿还,最终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3.社会责任感缺失。社会责任是建立在个人责任和家庭责任基础上的,需要有更高的自觉性和精神追求。部分高职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责任感不足。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不注意规范自身行为,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在对待国家的社会责任感方面,部分高职学生表现出淡漠、无所谓的态度,对自己的未来出路都充满了迷茫,更无从谈及为报效国家。
三、传统文化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启示
面对部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现实困境,我们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和汲取营养,借以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1.提升个人素质,加强自我修养。个人素质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能够使学生主动脱离低级趣味的影响,从而产生追求高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内驱力。在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时,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儒家文化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感受古代先贤对个人素质及道德修养的约束,帮助学生树立日常行为的道德标尺。努力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到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既要加强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对自身道德素养的修炼,以古代“君子”的准则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做德才兼备的现代新公民。其次,可以将儒家教育“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融入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之中,引导学生择善而从、择善而交,做到“慎独”与“自律”,提升个人素质和人文底蕴。最后,利用传统文化中“修身”的相关内容,激励学生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个人责任感。
2.注重家庭教育,传承中华孝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作为父母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和责任。(1)注重孝道的传承。“百善孝为先”,利用儒家思想中的“孝”文化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摒弃“啃老”的不良心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感。(2)在家庭教育中要避免功利性的教育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常常以功利性的思想教育孩子,用“書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扭曲。教育应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将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其成长目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只有科学健康的教育思想才能保证孩子正确的成长方向。(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教育,当前社会大力弘扬“好家风”,正是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往往将学前儿童的教育归为家庭教育,孩子入学后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其实,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围能辅助学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有为青年。 3.丰富教育手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丰富教育手段。当前的高职学生往往个性较强,喜欢追逐新鲜事物,因此,传统的说教式、灌輸式的德育方式已不能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为适应现代教育的趋势,丰富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将内容呈现给学生。另外还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辩论会、德育小品等,以更轻松、贴近生活的方式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将传统教学单向灌输转换为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在交流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在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时,要萃取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了解古今仁人志士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传承和培育爱国精神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进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了解当前我国的内外形势,强化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当前高职院校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抓手,将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融入对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肩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峰,宋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研究,2014,(11):136-139.
[2]王金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的由来和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4,(3):56-58.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qualified and highly skille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talents.At present,some students lack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Therefore,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consciousness of responsibility;education of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7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