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晓莉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但与此同时,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许多学生忽视网络文明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甚至引发犯罪。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防止网络道德失范,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失范 对策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最有活力的成员,互联网也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圈。网络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从而催生出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如信息意识、时效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诚信观念等,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道德规范。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里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污染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网络对传统道德规范造成的负面冲击以及导致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不容忽视。
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原因的不同,如何采取不同的对策,防止他们网络道德失范,成为网络世界中的合格网民,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在给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不文明行为。
在网络虚拟的空间中,个人的各种信息能得到充分的隐藏,人们甚至不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而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在大学里,我们可以看到上网聊天是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但“网络生活的隐蔽性、匿名性张扬了道德主体的个性和自由,同时也容易导致他们忽视传统道德内容的基本要求,从而造成他们网络道德的弱化”。网络匿名的特点使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失去了监督,一些校园BBS的帖子上有的内容粗俗下流,有的肆意谩骂,有的学生在网上互相攻击,甚至采取恐吓等手段。类似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
2.网络造假行为。
网络的开放性为大学生学习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共享信息,但不可否认,网络的隐蔽性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网上的资源如此丰富,使剽窃、转贴他人的文章能在瞬间完成。一些学生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文章稍作修改后就当成自己的作业交给教师,尤其在毕业前夕,毕业论文的交易时见诸报端。
3.非正当的网恋行为。
大学生恋爱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通过网络交友的方式也无可厚非。但如果通过欺骗的方式进行网恋或者做出不适当的行为,那就是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事情了。由于网络世界本身的虚拟性,几乎没有人一开始就以自己的真名出现在网上,同时交流过程中说谎也被看成是正常的,而且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很少有人会因此感到内疚,当然也不会在道德上谴责自己。这些现象对我们所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4.网络破坏行为。
目前,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课,大学生们对这门课也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是计算机和数学专业的学生,电脑水平更是比较娴熟。但一些电脑水平比较高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他们充当网络黑客,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侵入网络系统,恶意篡改数据,使网络的安全遭到了严重破坏。
应当承认,多数大学生进入网络的主观愿望是享受现代科技的文明成果。但是网络上没有相同于现实的规则约束,大学生又不是道德完人,在网上有太多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远远超过了大学生自身的自制力,现代网络正被以青年人为主的网络黑客所困扰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型期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新现象新问题不断出现,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置身于校园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心态也有了一定变化,一些大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与社会的现实需要之间形成一定的差距,使得不少学生对即将走入社会和适应社会面临困难和障碍,他们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浮躁化甚至庸俗化的言行。不少学生普遍存在失落感,为了平衡这种心理,一些人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麻醉自己。“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把网络当成消遣对象,无节制地上网,使一些学生主体性逐渐丧失,个体理性弱化,甚至面临沦为工具客体的危险”。
2.网络隐蔽性、虚拟性的影响。
网络具有的隐蔽性、虚拟性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掩护。网上信息传播的隐蔽性为一些人传播不负责任的信息,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并不需要承担社会压力和自我良心的拷问,不需要考虑道德成本。在网络的空间里,道德确定性越来越难做到,学生们也很难在基本价值上获得共识,“这使得主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和规范个体道德行为的传统道德教育手段失效,互联网的道德建设只能更多地依靠网民道德自律来实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中失去了约束力,只有上升到道德信念层次上,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因此,互联网的隐蔽性、虚拟性造成的现实社会的道德约束力无效和广大学生道德意志力的弱化,是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3.传统德育的低效、网络德育的缺位。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我们原有的道德教育内容同网络信息的发展要求相比已不适应,而新的道德体系又未建立,加上转型期我们的社会思想观念、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使得现实社会生活中道德监督失灵。目前传统的道德观念及德育方式仍然主导着高校的德育工作,德育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所遇到的问题,并且以说教、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网络德育对于学生而言处于道德任意状态,一些学生甚至认为网络与道德不沾边,上互联网干什么是技术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
4.网络道德规章制度及相关法律的缺失。
网络上所要求的道德,是个人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和控制的时候也能遵从的道德规范,我们传统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中已经失效,网络道德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它究竟应包含哪些道德规范和要求,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有什么关系,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与此同时,我们的网络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一些实施的网络法律法规对于网络行为的认定也比较笼统,缺乏操作性,由于网络在飞速发展,这些相应的法规有的已经明显滞后,使得许多网络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的网络道德规章制度和法制建设还任重道远。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思考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面对密集的信息,大学生好奇猎趣,却无法选择信息,驾驭信息。如何搭建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与网络道德,应该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1.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
首先,要优化高校课程设置,将网络道德纳入大学德育体系范畴,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责任教育,既可以开设关于网络道德的专门课程,也可以在一些相关课程中进行网络道德内容的渗透。其次,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强化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再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高校德育途径,创建网络道德教育的全新模式。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校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长期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校园文化的这些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我们可以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弘扬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抵制和消除不健康的文化。
3.培育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环境。
网络在其发展中不断滋生良莠不齐的新生物,其中充斥着腐蚀大学生的黄赌毒内容及网络欺骗和网络犯罪,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抵制、过滤和净化不健康的网络内容,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是一项社会责任和社会工程。高校可以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对上网信息进行严格控制,及时消除一些消极甚至反动的信息,阻止一些不良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建立起校园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4.建立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是网络安全的基础,大学生上网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我国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立法的相对滞后,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人们受到网上不法言行侵害的机会。在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法律和社会管理应作为道德规范的最后防线,这要求我们将因特网这一新的信息资源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高等院校中,我们可以在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程中,增加有关互联网方面的法律知识,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有机结合,强化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网络道德的形成。
5.通过博客、BBS、QQ等网络载体,加强与大学生网上的沟通和交流。
网上活动的隐匿性,网民身份的数字化,容易削弱现实社会道德调控机制在网络上对大学生的作用,现有的用以削除道德失范现象,维护道德秩序的管理、监督、约束机制在“网络社会”中的作用被削弱,使人性和人欲中为现实社会、外在约束压抑的恶的成分或潜意识中的“享乐原则”所支配的那一部分得到表现和发泄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改变了伦理教育和道德实践的环境,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增强,大学生之间难以互相监督,教师不能时时观察学生的活动。因此,掌握其道德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大学生中非常流行的博客、BBS、QQ等网络载体,对掌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者只有了解和掌握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表现动态,通过网上沟通和交流,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帮助大学生克服缺点,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总之,高校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让他们成为高度自律的网络人,以推动我国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5日第一版.
[2]戚佩玲.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思考.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6期.
[3]胡秋娇.加强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武宜娟.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新探.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5]曹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教育信息化,2004年第2期.
[6]任祥.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分析与应对.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7]张俊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及解决对策.教书育人,2002年第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