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讲解好“企业的兼并与联合、破产”这一考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志文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江苏卷)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及考试范围以及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对“企业的兼并与联合、破产”这一考点作了明确说明,仅仅是“了解”这一考点的“原因及意义”,但是在高三年级重要考试中,试卷中的试题难度、广度远远非“了解”二字,通过多年的高三教学体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企业兼并
  
  1.含义: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从考试的角度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即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私营企业可以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公有制企业,反之,那些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公有制企业可以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私营企业,竞争是企业兼并的核心。企业被兼并以后,其债务应当由兼并企业承担,被兼并企业职工也由兼并企业负责安置,衡量一个兼并案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2.原因:第一,是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第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3.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兼并是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企业兼并使国家减轻了财政负担。那些被兼并的劣势企业,大都长期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生存,它们被优势企业兼并,不再需要国家财政补贴,从而减少了国家财政负担。其次,企业兼并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效益好的企业兼并效益差的企业,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了优势企业的实力,从而实现了生产的集中和优化,提高了总体效益。大企业之间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合并,简称强强联合。强强联合是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积极探索,是生产社会化日益提高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客观要求。实行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强强联合有别于企业兼并,它是按市场的客观要求,为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而进行的大企业间的合并。企业兼并是优胜劣汰,优兼并劣,兼并是通过购买方式实现的,不通过购买方式实行企业之间的合并不是兼并,强强联合不通过购买方式就不是兼并,兼并与强强联合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探究活动:是否任何兼并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提示:第一,回答企业兼并意义。第二,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并进行结构调整,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反之,兼并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则不利于企业发展。第三,对企业兼并能否促进企业发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二、企业联合
  
  1.含义:指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从考试的角度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即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私营企业可以联合那些相对优势的公有制企业,反之,那些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公有制企业可以联合那些相对优势的私营企业。
  2.意义:第一,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第二,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企业破产
  
  1.含义: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企业破产并不是破产企业资产与其他企业的合并,破产企业往往已无资产,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破产应依据一定的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而不能无序进行。
  2.原因:第一,是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第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3.意义:第一,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国家经济负担,这句话强调的是国家,而不是企业,因为破产后,企业不存在;第二,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企业兼并与破产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检验企业经营管理的试金石。企业经营成功,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反之,就被淘汰。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出现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必然的。
  企业兼并与破产,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总之,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对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五、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目的
  
  企业兼并与破产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六、企业的兼并与破产必然出现职工下岗现象
  
  七、怎样实施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企业兼并与破产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鼓励兼并,规范破产,搞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完
  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兼并破产制度,保证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
  
  八、预测试题
  
  材料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在2005年5月12日举行的全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4年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依法破产,探索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有困难企业退出和债务重组。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可按国家规定实施政策性破产。对国有非工业困难企业、中小企业中的困难企业主要采取依法破产解决退出问题。对一些产品有市场、经营管理能力较强、信誉较好,但债务负担较重的困难企业,可鼓励企业与国有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方式,通过协商实行债务重组。
  材料二: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期限为2005年至2008年。2008年后不再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有关专家指出,2008年以后,包括国企在内的所有企业将依照新修订的《破产法》实施商业性破产。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谈如何推进企业破产工作?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国家对国有企业不再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3)结合两则材料,请你谈谈对企业破产制度的认识。
  (4)国务院在推进企业关闭破产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①推进企业破产工作,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要采用不同的具体措施实施破产。
  ②推进企业破产工作,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有创新精神。推进国有企业依法破产,要探索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有困难企业退出和债务重组。
  ③推进企业的破产工作,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国有企业依法破产,要探索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有困难企业退出和债务重组。
  (2)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是在特定时期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国家对国有企业不再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原因有二:①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②促使国有企业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依靠科技,加强管理,做好企业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发挥其支柱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3)①企业破产,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③实施企业破产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企业破产这种手段,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④实施企业破产,应依法有序进行。
  (4)国务院作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具有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推进企业关闭破产的过程中,国务院要行使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从而推进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