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潜移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慧景
摘 要: 职高语文课的教学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本文列举了德育渗透的两大途径:传授知识,自然渗透;激发生活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 以生为本 职高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作为职高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这些知识基础差,没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学生,如何在语文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我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德育,努力实现教育的作用。
1.传授知识,自然渗透
1.1课前三分钟演讲――德育渗透的一个窗口。
“听、说、读、写”是中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尤其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这种能力的需求上更加迫切。于是我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每堂语文课在讲授新课前按学号排,由一名学生演讲,其他学生或教师做简短的讲评。
原本是出于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的单纯目的,我担心他们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会敷衍这种训练。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种锻炼口才的形式竟然也成了更好达到思想教育的一个新的窗口。他们是渴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虽然他们曾经受到了忽视,但他们没有放弃自己,表现的积极性很高,于是就有了三分钟的精彩。学生们选取的演讲内容多摄取于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同学友谊等。这些都对学生思想很有教育意义,如涓涓细流,渗入心田。学生的心中有着真善美、假恶丑的界线:在讲到动人故事时,大家扼腕叹息;在讲到个人奋斗历程时,大家神情激动……我也会在这三分钟里,把印象最深或最近看到的信息、故事告诉学生,向他们传达人世间真挚的情感和无形的激励,教导他们做一个“真”的人。如我曾讲过《青年文摘》上的一篇文章《妈妈,我找了你好久》,一个善良、坚强的孩子――德比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震撼了所有人的心,在学生闪闪的泪光里,在悠悠的沉思中,在随后热烈的讨论中,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快乐和欣慰。
1.2精致导语,撞击心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语设计不可忽视,优秀的导语可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撞击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如在讲授《内蒙访古》时,我采用了这样的导语:“在我们罪过的版图上,有一块神奇的土地,民歌里这样描述它‘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的浩瀚美丽,同时也历尽了沧桑。从历史的隧道里走来的一个又一个强悍的民族,相继踏过这片土地,留下了几多的痕迹。如今,这些见证历史的残城废堡,无不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是非功过。今天,我们要随着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的笔触,去寻觅那废墟中的辉煌,去倾听那辉煌中的故事,去感悟那古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这样便带领学生共同领略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讲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时,我深情导入:“人,无论尊卑贵贱,有生便有死,对生者来说,每一座坟墓都可牵引出一个令人肠断的故事。那什么样的墓地最震撼人心呢?是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中国始皇陵?还是……虽然同为世界文明的人物,他们的墓地却有着迥然的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茨威格线上的感动与惊讶吧。”由坟墓引发学生对人的品格和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2.激发生活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2.1注重朗读训练,努力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总是情感熏陶与理性教育相互交融。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情中有理,还是说明文、议论文中的理中有情,都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学生心里,对学生进行着自然而然的教育。我很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朗读进入作者创设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体会文章真谛。如在第三册教学时,学完第一单元的诗歌后,我举行了一个全班的朗读比赛,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学生积极性很高,大多数都课后反复研究、诵读,《太阳礼赞》的昂扬奔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圣洁,《当你老了》的深情……学生都读了出来,进入了诗歌所展现的情感世界。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做到了情感熏陶与理性教育交融,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寓教于乐,大大强化了语文的实际效果,较好地体现了文道统一的原则。
2.2抓住关键词句,在思想内涵中潜移默化。
在一个班集体里,有的学生热心为集体服务,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有的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别人冷漠。针对这种现象,在讲泰格特的《窗》时,我抓住文中“另一个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这句话,通过让学生想象“他在想什么呢”,然后引申:“同生活在一个天空下,还有比漠视人的生命更可怕的吗?我们同在一个班集体,相信互敬互爱才能让生活更和谐、更快乐!请同学们就这个话题,在作文本上发表你的感悟和想法。”“种德必养其心”,学生们交给我的是对自身心灵的挖掘,是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自省。又如,针对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勤奋好学等方面都较欠缺,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在教《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我组织学生探讨老黑尔成功的原因,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改变命运的实质是一个人良好的素质――认真、执着,对目标坚定的追求等,而良好的素质是我们学生时代应该认真培养和训练的。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
德育无处不在。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些实践。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我相信,在语文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里渗透德育,可以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仇志伟.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实效性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8.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科学论坛,2004.1.
[3]余兴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教育[J].中国教育创新,2007.23.
(作者系山东聊城大学教育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