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暗部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覃 琴
一、概念的提出
最初萌发做关于“城市暗部”的研究,源于安藤忠雄大师的启发。在拜读他的《安藤忠雄论建筑》时,看到大师将大阪梅田、东京新宿的传统街区与经济高速发展后“变化”了的城市进行对比,从而提出“城市暗部”一词。随后在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城市不是树》中看到那些针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局限性,批判过度单纯的功能分区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人们整日生活在毫无感情的灰色牢笼中,行走在冷漠突兀的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这些都深深地触发了我的思考:自20世纪初建筑的“国际主义”盛行,“万能空间”与材料的工业化,以极其简易的形态传播到了全世界。城市陷入单纯功能分区的规划局限,千篇一律的都市模式遍及整个世界,不仅是日本,在中国还有世界其他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这个现象。在二十世纪后期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也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无机倾向,类似建筑亦在大生产、大消费时代背景下疯狂滋生。我们一下子被形态、空间类似的方盒子所包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们看惯了的街道景观转眼之间就被破坏殆尽,城市也逐渐呈现出一种混沌状态,殊不知那些充满杂质发黄的“城市暗部”才是城市真正的活力所在。
我国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曾发表过这样的感慨:“高楼就代表现代化?玻璃幕墙就是现代化?太幼稚了!”由此我想到:建筑物能不能不只片面强调建筑的功能性或视觉效果;城市道路系统能不能改变重“车流”轻“人流”的观念;城市规划能不能转变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思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建设一个注重“场所精神”,宜人居住、宜人生活、宜人工作的城市和社会。
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而是延伸到思考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就像隈研吾所说的“有没有可能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呢?”我们忘记了城市建设的本意是让我们生活得更舒服。因此,我们应该有所警醒,所谓“城市暗部”并非黑暗、冷漠的部分,而是指最适宜的部分。
二、“城市暗部”与城市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暗部”与“城市亮部”。
“城市亮部”:单纯重视城市形体空间的设计,简单地追求城市视觉美和构造城市客体形象,严重忽略城市主体――人的经验和感受,导致产生了大量简单乏味、缺乏个性的城市形象,其结果陷入一种逻辑与抽象的境地,城市变得机械而理性。
“城市暗部”:真正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础上,经历时间的磨合,从内容到实质都不断适应人们的需要而演变。它们不单是一个聚落空间,更强烈地体现了场所精神,注重人对城市的认知和感受。
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建筑的时代”,无数的摩天大楼造就了一个个现代都市在世界各地。但一味重视建筑行为的价值,而忽略了其对人们情感的影响,造成今天我们被淹没在钢筋混凝土制造的牢笼里。厚重的办公楼综合体或者同样蔓延的购物区域,当其单一功能终止的时候就是垂死的,在夜晚就成为城市中大面积“不可进入”的不毛之地。(图1)
在台湾,人们生活富余了,但生活却没有因此变得更安定。每个家庭都终日闭户、戒备森严,所有的门窗,包括楼上的都加上了铁栏杆,牢笼住宅成为台湾居住建筑的一大特色,越到上层防范越是严密,因为盗贼常常是由屋顶悬空入室偷窃或抢劫的(图2)。持枪抢劫的案件时有发生,少有打架骂街小偷小摸的现象,而谋财害命大宗抢劫屡见不鲜,资本的富足使小偷也都变成了大盗,灰色无情的牢笼给人的印象是一种社会的不安定感。
城市中道路被不断地拓宽,建筑成组成群地被拔地而起,人们被建筑、汽车拥挤在狭窄的夹缝之中(图3),疲劳时欲停无所、欲坐无依、欲乐无园;工作时欲静无处、心烦无慰……生存空间与心理空间的矛盾影响着人类身心健康的发展。而在“暗部”人们更多的是站着、坐着或行走,交通普遍偏慢,街头生活就会由此兴起。“暗部”营造的慢速交通富于了城市真正的活力。
发达的交通、密布的高楼大厦,在如此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城市“亮部”除了冷漠之外还存在另一个不利因素――安全隐患,尤其是犯罪和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我们经常可以在大街上看到很多孩子不能自由地玩耍,而是要被父母牵着走,老人则害怕横穿街道。美国许多大城市的高犯罪率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相反,人们在“暗部”的街头活动、门前小憩,对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空间、减少犯罪与破坏行为的发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监视作用。试想:一条街上有许多人,街道就被富于了生气,人们会从他们的窗户俯瞰街道,关注各种有趣的事,在一定程度上便形成了共同防卫的效果。很多自发性、娱乐性和社会性的活动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整个环境也变得非常适意。
综上所述,“城市暗部”与“城市亮部”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同属于城市的一部分。只是相对于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这样非常现代的一面,“城市暗部”则显得较为“暗淡”。但此暗淡并非真的黑暗无光、凄凉冷漠,相反却是城市中充满友善与关爱,最温情的部分。相比之下“城市亮部”却不如此,充满了竞争与冷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亮部”是现代的、功能的、注重物质的空间;“城市暗部”则是一个更舒适、更具人情味的空间环境,是传统的、文化的、注重情感的空间,也是市民心中良好的城市意象的最佳诠释。
(二)“城市暗部”与城市文化。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城市的文化性表现为人文性和文脉性。城市只有把握和理解历史文化和人文特性,才可能得到大众认可。引用中原大学王镇华教授的话,即:“建筑除了是居住活动的地方,它也是文化最整体的表露,最无言的雄辩。”在一座城市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城市暗部”对于传承历史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城市传统现象的最基本部分。
“城市暗部”是历史与现实两个不同时空的复杂交织体。在纵向上,它承接历史,而在横向上,它尊重现实和自然。无论是在城市形态与社会变迁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还是在充满了冲突的政治变革中,“城市暗部”无疑都是最活跃的舞台。如被称为“城市上建造的城市”的巴黎在尊重城市文化生态、传承历史创新发展方面堪称典范。巴黎的城市发展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许多事件不仅引起法国人的关心,而且惊动了全世界。例如:早期的埃菲尔铁塔、上世纪中叶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卢浮宫改造工程,等等。所以只有巴黎这种既有历史感又能不停地变化的城市才能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在中国,一提及保护,大多数人则理解为保护那些国家、省市级的历史文物建筑。但对于城市文化的保护,我们要保护的范围就广阔得多。对城市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处理上,还应从深层结构以意象和隐喻的方式来发掘更深邃的内涵。不仅要保护那成片的历史街区、具有传统历史文化意义的遗址,更要保护传统的习俗和风土人情,这样才能维护城市的精髓。这些传统正是凭借着“城市暗部”这样一个载体才得以找到栖身之所。
正如没有言辞,讲话就没有语言。在传统生活中,“暗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暗部”被大肆粗暴的消耗掉。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城市到处是高楼大厦、玻璃幕墙、立交桥……城市日益显得单调起来,缺少一座城市的可读性和文化底蕴。可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使我们无法延续城市文脉和地域文化。城市的文化在渐渐被人遗忘,城市面貌也变得千篇一律,城市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三)“城市暗部”与大众生活。
城市作为一种场所,是人类聚居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形式,是物质和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体,更是人类活动的空间载体。儿时在户外看戏、逛庙会的种种趣味,戏里的热闹情结和戏外的玩耍与人情交织,建筑内外热闹嘈杂的空间,这些都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旧时乡间普遍存在的戏台、宗祠及庙宇等乡土建筑形式,这些渐渐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暗部”陈迹,曾经却是人们广泛交往和传承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所有经历往事的“精神标本”。
丘吉尔有句名言:“建筑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在理论上,这涉及了意识形态作用的问题。他还说:“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人。”意思是说:人总是以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建造房子,并改造其周围的环境。然而一旦建成,建筑又反过来用自己的模式制约人际关系。由此我联想到北京的四合院,它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几世同堂”的理想产物,又反过来肯定和强化那种“忠孝”的伦理理想。与之相似,洛杉矶那些无节制扩散的独户住宅,正是那种以小企业为单位的“无中心即多中心”的布朗分子运动式经济关系的最佳模式。
如今的城市在繁华的“亮部”人们步行的速度普遍要高,尤其是汽车频繁穿行的城市中心,人们之间的接触只是冷漠相视,毫无交流可言。而在我们熟悉的“暗部”中,每天都要重复经历一些事。如:路过街边商店,遇到些熟人,看见孩子们放学在玩耍,晚饭后广场上聚集着跳舞的人群,等等(图4,图5,图6)。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关键是我们参与到了其中,“暗部”是经历时间的积淀与磨合,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对城市的不同感受、体验及需求,是一个更舒适、更具人情味的空间环境,也是市民心中良好的城市意象的客观形式反映,这也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城市空间。
总之,对于“城市暗部”的研究,也是对城市中那些经历时间洗礼、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传统空间的研究。这种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的空间,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场所,是城市日常生活的发生器。社会文化及地域因素是城市文化信息的载体,也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反映,蕴涵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折射出城市人们的品味、追求、精神的内涵。我们应当注重对创造了并仍在创造着城市丰富生活的“城市暗部”的保护与延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