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部编本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活动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整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九年级)中的课内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中涉及民俗文化的部分,通过设计11个专题学习和活动教学个案,拓展学习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传统文化素养,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多渠道搜集信息能力、观察感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系统自信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活动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地位,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突破,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贯穿于整个初中学段,每册书有3个综合性学习内容,超过一半的综合性学习是植根于我国民俗文化或者涉及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的组成部分,对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的价值分析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部编本语文教材在编写时也侧重选取关于民俗文化的课文以及在综合性活动中安排了研究民俗文化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初中学段,分别安排在第二、四、六单元。七年级上册有“有朋自远方来”“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部落”。下册有“天下国家”“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我的语文生活”。八年级下册有“地球,人类的家园”“我们的网络时代”“君子和而不同”。下册有“人无信不立”“古诗苑漫步”“身边的文化遗产”。九年级上册有“走上辩论台”“君子自强不息”“评选年度班级之星”。下册有“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戏剧大舞台”。每册书就有3个综合性学习内容,纵观这些主题,超过一半的综合性学习是植根于我国民俗文化或者涉及民俗文化。因此,民俗文化活动教学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方式。
  一、民俗文化活动教学的初步构建
  1.活动教学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课内教学立足教材,夯实课内知识;通过主题活动,辐射至课外知识、生活知识、民俗文化知识。
  能力目标: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多渠道搜集信息能力,观察感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系统自信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达到知风俗,懂礼仪;尚文化,乐语文;恋家乡,爱祖国。
  2.活动教学的具体内容与进度安排
  七年级:1.“诗中有季节”结合七年级第一单元主题“四季美景”,同时结合季节与节气的关系,了解贯穿中国劳动人民生活风俗和文人墨客创作题材元素的节气知识,品味中国文学作品中独特的季节情愫。相关的课文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相关的诗歌涉及四季的有《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江南逢李龟年》《秋词》《夜雨寄北》《春夜洛城闻笛》《晚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涉及节气的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重阳)、《游山西村》(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客》(立夏后数日)。开展的活动有“二十四节气(四季)诗配画”手抄报展示,根据季节或节气特点以及诗文内容想象补充图画;“家乡的味道”——节令风俗介绍会。学生由此知风俗,爱家乡。
  2.“君子之交”结合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论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杞人忧天》,可拓展至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邓稼先》《约客》,探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朋友之谊,开展的活动有“读朋友之谊,说君子之交”演讲会,学生因此懂礼仪,尚文化。
  3.“春节与春联”利用寒假春节契机,结合春节和对联知识(古典诗歌中的对仗),了解春节习俗与文化,学写对联书法,传承中华语言文化传统。开展活动有“春联知识手抄报与分享会”“百联迎新现场书法活动”,由此知文化,乐语文。
  4.“家国情怀”结合七年级下册课文第一单元“群星闪耀”、第二单元“家园情怀”、第六单元“科幻探险”以及部分古典诗歌如《登幽州台歌》《己亥杂诗》以及综合性活动“孝亲敬老”“天下国家”,由家而国感知中华民族独特的家国深情,形成念家爱国的深厚情怀。无数闪耀的群星都曾用一封家书表达“家园情怀”,用闪耀的事迹奉献国家。因此可以拓展至《傅雷家书》,开展的活动有“写一封家书”展示活动以及“我崇拜的爱国名人”演讲会,从语文,而爱祖国。
  八年级:5.“岭南园居”“珠水古桥”结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知识和下册综合性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通过实地调查,拍摄视频,走访群众,纂写调查报告与事物说明文,介绍具有民俗地域特色的建筑,思考这些古旧建筑的保留保护与现代化城市文明的矛盾,培养对家乡民俗文化的热爱。开展的活动有“岭南园居”“珠水古桥”调查报告会。学生不仅学语文、知文化,还爱家乡,引思考。
  6.“和而不同”结合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君子和而不同”第六单元主题“情操与志趣”以及下册《大道之行也》《桃花源记》,探讨“和而不同”的思想,学习古人“以和为贵”的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开展的活动有“和传千古”课本剧表演,从而懂礼仪,尚文化。
  7.“端午与民间庆典”结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九年级下册《屈原》,了解端午的由来与文化,比较不同地域的庆典方式,进行的活动有改编课本剧《屈原》,介绍本地特有的端午庆典方式手抄报。
  8.“清明寄哀思”结合清明习俗和山水游记作品,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民俗介绍,开展的活动有“诗意清明风筝制作活动”。
  9.“中秋与秋思”结合“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整理归纳表现“思家”主题的古诗,感知古人秋思的情愫,进行的活动有“古诗词竞赛”。至此凑齐了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也基本共同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主要风貌,通过这四大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活动教学,学生知风俗,懂礼仪;尚文化,爱语文。
  九年级:10.“中国文人与儒佛道”结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情趣与理趣”及古诗、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目骋怀”、“君子自強不息”综合性学习,探讨中国文人的精神构成,开展“中国文人与儒佛道”的辩论会。(九年级下册部分诗歌如《定风波》等体现苏轼儒佛道于一体的作品由于进度所限,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再加深认识,也可提早了解。)这个活动教学引导学生用思辨的眼光去认识文学大家,所以在上述能力的培养上,更强调思想的独立,表达的自信。   11.“再现经典”课本剧结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廊”第三单元“家国之思”第六单元“浩然正气”改编课本剧,学习古代语言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展现爱国情怀,达到乐语文,爱祖国。
  二、民俗文化活动教学的必备要素
  1.调查先行,确定活动教学的侧重点
  以“清明寄哀思”为例,前期进行了清明知识的问卷调查,得知对于清明节的习俗与寓意很多人对都只有较通俗的了解而对寒食节、放风筝的寓意、纪念介子推这些深层的内涵了解不多。这对于我们制定活动方式和活动要求有了明确的指向。
  2.保证小组分工的落实与资料的实地考察性
  以“岭南园居”“珠水古桥”为例,活动教学中为保证全员参与,避免内容失实,作了如下的要求:要求使用小组分工表;要求实地录像并设定入镜主持人不少于2人;要求采访群众并录像;要求全体组员实地合照。这些要求使得学生真正到达现场,保证了求真、求实、团结、协助的探究态度。
  3.活动的成果呈现具备展示性
  活动性教学的成果呈现不是通过考试、分数、等级的方式呈现的,量化的缺乏深度与广度的呈现方式并不能体现探究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影像播放、调查报告、宣传画报、颂唱表演……使研究成果具有可观性、综合性、审美性。例如在“二十四节气诗配画”活动中,作品用宣传海报的方式展示,也通过颂唱节气诗歌展现,更可制作成视频影像把音画结合呈现,都具备观赏性和审美性,更综合了各种技术手段。又例如《说明文活动教学》中的“岭南园居”和“珠水古桥”,研究成果采用视频、图片、幻灯片方式呈现,甚至制作成网页推文,其研究成果必须具有知識性的同时也要讲求丰富的展示技巧、悦目的审美效果。
  4.教学评价具备学生主体性
  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探索过程,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过程中学生的进步是评价的核心。所以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进步是评价的指标。如有的同学在小组活动实践阶段合作性不足,通过中期评价,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不足,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反省自我找到解决的方法,之后的探究活动中小组的合作性得到提高,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自主性得到提升。这得益于活动中有效设置了学生自评互评环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根福.把握“综合性学习”内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02):30-33.
  [2]刘莹.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河南大学,2017.
  [3]李文娟.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民俗文化[J].甘肃教育,2016(10):49.
  [4]颜舒频. 民俗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何叶.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