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德育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秀昌
一
新时代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其人生的价值观、道德取向越来越呈现多元趋势,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缺乏理想和信念,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更有甚者对尊老爱幼这样的优秀民族传统都产生质疑。这些问题在职高学校更为严重。
(一)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的通病。
1.重智轻德的现象严重。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以学生的成绩高低作为评定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或者是最主要标准,德育工作形同虚设,无专人领导也无工作计划,这种既定模式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天性。
2.德育工作内容陈旧。时代在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但是,很多时候学校的德育工作仍停留在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上,脱离生活,远离学生的实际,没有新意,学生自然没有兴趣。
3.德育工作方式落后。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停留在说教层面,学生出现了问题,老师劈头就骂,空洞的大道理只能引发学生的反感,日前师生关系紧张的情况层出不穷也与此有很大关联。
(二)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盲目,父母更多时候不认真听孩子的心声,而是让孩子们按照他们设计的人生路程发展,在校期间将成绩看得过重,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一味追求成绩不重视德育,这是家庭方面对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而相对学校和家庭,社会则是用一套自己的人才评定标准进行优胜劣汰,很多时候,社会的需求就是学生发展的导向,但是很少人能够理智地思考,这种需求的深层内涵到底是什么,各种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在社会上横行,但是这些往往都忽略了人立于世,德为本。一些学生和家长为满足社会需要更加功利,品德教育就被抛到了更远的
地方。
二
在此,我仅从一个有多年教龄的老师的角度,结合工作经验,谈谈教师应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我的方针就是,用爱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一个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必定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人,心中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自身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给孩子们无私的爱。
(一)对学生的爱绝不是溺爱,而应该是爱与严的结合。
我们都不赞成古时先生用戒尺的做法,但是严却是必须的,要做到严而有方,严而有度。学生大多还处在人生品格的形成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让年轻人不犯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严格要求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严格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人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对学生的爱要是全面的爱,不分彼此,没有亲疏远近之分,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无论学生表现如何,我们都应该相信没有不想成为好人的孩子,也没有永远无法成为好人的孩子。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出现各种问题,都是有原因的,他们或有各种苦衷,或曾遭到过不公正的待遇。家庭或经历的不幸,很可能将一个善良的孩子引上歧途。这时,教师就要细心观察,认真疏导。对待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自身品行不好的老师,教不出多少品格高尚的学生,不仅自己落人话柄,更是误人子弟。
(三)对学生的爱要有持久性。
对思想出现偏差的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次谈心就一劳永逸。尤其是对后进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就充分肯定,鼓励引导学生走出自己的人生,先做人,然后再做学问。
学生都会犯错,教师要用宽容的态度赏识他们。尊重与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为人师者,尤其要懂得尊重学生,将他们放到同等的位置,切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施教,在尊重学生成长的需求和保护学生自尊的同时,更要他们的潜能。
三
具体而言,教师和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形式、内容的多方位、立体化创新引导教育学生。
(一)营造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怡人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如校训、标语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隐形教育功能,高质量的校园文化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良好熏陶。校园文化不仅表现在校园的宣传栏、报刊栏,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可以在学校中代代传承的精神。如何最大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功效,需要更多师生的共同探索。
(二)开展多彩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的德育活动中养成良好品行。
以往一味说教的模式很容易引起正值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学生觉得乏味无趣,事实上,教师们往往也不愿用这样的方式。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品行不是在学校的德育课上学的,而是在游戏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领悟道德的准则,学会合作,学会承担责任,学会谦和待人。
(三)寻找生活中的榜样,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努力的方向。
一个人品行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心中的榜样。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择名人做榜样固然好,但是身边的人身上的闪光点也很值得学生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点,学习身边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慧眼,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榜样,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其言谈举止无疑会深深影响学生。教师可以也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行为规劝学生,达到德育的效果。
我相信,只要教师们真正付出爱,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成效。当然,教师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尽量消除代沟,用心感受孩子们的情感,用付出滋润每个孩子的心。教育关系国家的未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福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用心的教师。愿德育教育在更多同仁的努力下,更上一层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