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微 李 靖 王月华 张慧艳

  摘 要: 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等职业院校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策略。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课程设置 若干问题 课程改革 具体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和力度,与时俱进。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特点,课程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若干问题
  
  课程改革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科学和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各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与原则相背离的若干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在一个学科专业中,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存在着结构不合理问题,有的表现为课程门类不全,新的需要的课程开设不出来,而有的不需要的旧的课程又删除不掉;应有的基础课课时太少,而许多专业课内容交叉设置的课程却很多。并且各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学生的学习也是界限划定,缺乏选修、跨修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不符合现代生产和生活具有综合性、变通性、流动性的需要。上述限制使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失去了合理性,既不合乎现代专业课程创新、更新、革新的要求,又不合乎现代科技知识之间联系、渗透、结合的特点,因而难以培养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性的实用人才。
  (二)课程缺乏实用性,很难与区域经济相联系,对就业不利。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许多课程缺乏实用性,据学生们反映,课程中的内容听起来都对,教师讲得也头头是道,但是,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走上工作岗位也用不上。在各学校课程结构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程内容缺乏范例性,联系生活不够,实际操作、练习、实验内容少,并且开设的课程很难与区域经济相联系,不符合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三)课程的设置与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表现在如下方面:课程内容的选定没有吸收学生参与,没有照顾其专业需求和特点;课程内容的显现方面单一,很多内容与实际脱离太远,不合乎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课程的进度、难易度等,不合乎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觉得在学习方面太被动,不能彰显其主体地位;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学,等等。总之,没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没有使课程适应学生,而是让学生适应课程。这种现象在不同的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思想正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实践的一个中心话题。
  (四)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
  所谓迁移性,是指一门课的内容在原理与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方面,对于另一门课的内容有联系性、转换性和促进性。也就是说,一门课的学习有助于另一门相关课的学习。这显示课程内容的陈旧和封闭,显示教学方式方法的落后。加强和提高课程内容的迁移性应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具体策略
  
  从以上诸多问题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充分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学科性或经验性为特征,教学目的主要是传统学科体系的构建和掌握,或习惯性经验和技能的传授,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地识记。传统的学科课程虽有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独立性的优点,但在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却难以适应。新世纪的经济建设需要科技结合,科学的综合和技术的综合将是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国家教育部也要求新世纪的学生具有能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职业学校,必须在课程改革上下大功夫,从而培养知识面宽、能力全面、富有创造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坚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了解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就确定了课程目标,就要选择相应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对能否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培养目标是课程计划的灵魂,课程设置和学校的其他教学活动从根本上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而课程设置又是课程计划的核心。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对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管理,完善课程结构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坚持现代课程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指导。
  课程的设置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服务于现代化经济。课程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课程现代化的特点是:教学的内容和目的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对学生心理的、生理的、智能的、审美的、精神的、人格的全面发展。其教学内容和计划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及课程的富有弹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在教师指导下的教学过程与教师指导下的研究过程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四)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是一个职教理论研究者能够单独完成的。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机构,制定正确的规划,采取合理的步骤。首先,完善学术参与机制,其次,将学术与行政机构有机结合,使课程改革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下去。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需求,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树立了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给高职高专教育输送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乐敏.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9-14.
  [2]欧瑞宏.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5,(1):42-46.
  [3]龙永红.经济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数学报告论坛,2005,(2):20-125.
  [4]影响高职数学学习因素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14):46-49.
  
  河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0703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