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宏书

  摘 要: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探究性。因此,在中学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新形势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会“探究性学习”, 从而提高政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有效性 主动学习 探究性
  
  当前,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探究性,尤其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教学中学生单纯地认为政治学科的知识就是记忆和背诵,只要能把课本上的条条框框记下来背下来就可以了,从而造成对知识学习的死板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然而新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要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因此,要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会“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政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1.适宜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相关主题或课题体系。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为依据,确立与课文密切相关、适合学生研究并富有意义的主题或课题并形成最终体系。如,中学《思想政治》第一课第二节“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框题中讲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我们就可以以此为主题,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如通过文献调查或个别访谈等方式研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通过社会调查或问卷、走访等方式研究“某个时期某种商品(如‘非典’时期的板蓝根)物价较大幅度上涨(或下跌)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教师通过理论研究、文献调查和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选取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相关的主题或课题,并确立相关的子课题,收集相关的研究素材,用以指导今后的探究性学习和同组教师共同研究。
  2.收集、积累适宜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相关主题或课题的资料,并建立相关的资源中心。结合学校开设探究性学习课程,指导学生选择若干与思想政治课密切相关的主题开展行动研究,在实践中形成教师和学生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课件、报告、图片等资源)。
  3.加强探究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并积累思维。一般来说,教材每一课时的探究活动设计各有难易,我对一般性、概念性、常识性、结论性的探究活动只作介绍性处理,但要求学生要准确描述有关内容。对图表式、情景式探究活动所设计的拓展性思维问题要加以重视,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如《经济常识》第三课设计的“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发泡塑料餐盒”“请为解决白色垃圾、资源浪费出谋划策”等图文式探究活动题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我采取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提出自己对此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而后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课堂探究。
  4.兼顾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引领学生由依赖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变。课堂探究要实现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的结合,合作探究要以自主探究为基础。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合作学习的合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如多设问、多思考、多讨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针对本节课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答案,同时积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中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研究的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探究式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重视探究活动,课堂较为活跃,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教师通过每节课的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并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刻。
  但是,探究性教学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课前准备,同时要预见到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受课时量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连续地开展探究式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做好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千篇一律,为了探究而探究,而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
  三、教学研究的结论和反思
  1.“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学科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尝试是比较满意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比较踊跃,参与热情逐渐提高,主体意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部分问题或课题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调查访问,自己制作研究成果。多数问题或课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辩论和发言来展示。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有好处的。可以说,完成一次探究性学习课题或在课堂上探讨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一次综合能力的检验与提高。
  2.教师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是“把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把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必然要求课堂是开放的。开放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开放的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控制与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知识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此外,由于学生拥有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教师的信息量,且课堂是开放式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弥补自己信息上的不足。
  3.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是“把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始终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探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探究性学习无法比拟的。因此,这两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都是必要的,而且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刻意为了迎合探究性学习而把简单的知识复杂化。
  4.着力提高师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在这种学习中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与所提出的问题有密切关系,所以提高师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对于教师来讲,强化问题意识意味着教师要善于总结概括学科中的问题,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讲,要从以回答问题为课堂主要活动内容转变为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习主线,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