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绍清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责任感;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建立平等、开放、民主的课堂。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观念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吸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决定教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就不可能有与时代合拍的教育行为,因而转变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观念,尤为重要。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及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
  首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其行为角色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课上认真聆听每位同学的发言,有问题能与他们进行朋友式的交流。教师是“指导者,激励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有“成就感”。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彼此影响的动态过程,通过老师热情的唤醒,学生放开手脚去想、去做,提出不同于老师、书本的看法。
  最后,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全堂共议、同桌相商、小组切磋的讨论方式,课堂内的群体合作研究,以及图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变换视角等方式都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维。教师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既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又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即产生好奇心,学习便成为其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其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并不是每一项学习内容都能让学生有兴趣,也不是马上就能看到某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教师要使学生相信学习这个对我的家庭、对国家、对科学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学。
  最后,组织竞赛活动。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可开展学科赛、游戏赛、表演赛等活动。比赛结束后及时给予学生表扬、鼓励,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自主、乐意的状态投入学习,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促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有效的预习习惯。教师要在学生学新课之前,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可以感性了解知识,列出知识要点,而且可以针对规律提出问题,探究原因,把不懂的问题留到课上解决,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提问,既要紧扣知识点,又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挖掘知识的内含,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强烈的意向。
  最后,注意学科的渗透,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建立平等、开放、民主的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
  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建立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合理,选取有助于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畅所欲言。自主学习的有效与否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得到检验。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意识,高效的科学方法,都需要慢慢培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03).
  [2]吴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陆宏.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2002,5.
  [4]潘廷宏.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体验,200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