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职教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婷婷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职业教育在我国日益壮大,但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招生形势严峻,生源素质下降,就业难度增加。语文作为高职类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社会先进生产者的重要责任。但是语文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因此,必须将语文提升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从教育思想的转变、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转变几方面着手,大力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职教学生 语文学习 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职业教育在我国日益壮大,但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招生形势严峻,生源素质下降,就业难度增加。语文作为高职类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社会先 进生产者的重要责任。但是语文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学校偏重于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关注自身技能的发展,关心未来就业的问题,而忽略文化底蕴的积淀;语文教育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缺乏职业特色,将这门基础学科和职业特色完全决裂开,造成了教师的困扰和学生的厌学,割裂了语文教学的职业性与文学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文化素质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将语文提升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大力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确定新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如何提高职教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对高职类学校而言,受社会上传统思想、实用主义观念和功利思想等影响,近年来,教师对高职类学校语文教育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高职语文既然是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最普通的文化基础课程,那就应该遵循语文学科本来的知识形态教学,不能破坏语文自身的特性,这样的观点更偏重于传统教育思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有人认为,语文既然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学科,就应该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目标,这样语文教育更多是处在可有可无的边缘状态状况之中,“学历+技能”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甚至是不如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受重视,认为学习语文无用武之地,这样就忽视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这两种教育思想都不能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制约了语文教育在高职类学校的发展,所以,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得到应有的转变。
  二、课程体系的创新
  高职类学生的培养应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都必须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于专业,发展应用性教育。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教育,也理所应当地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与专业发展。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类型,设置文化基础课程和和本专业有关的课程。如《应用写作》,为财会、文秘等专业服务;《口语》则大大提高了旅游类、财经类、市场营销类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对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还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涉及的技术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取得专业必备的技能等级证书,如“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书法水平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旨在对传统单一的基础课语文进行系列的整合与创新,形成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专业的语文新格局。
  三、教师素质的提高
  现代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语文教师的素养急需提升,他们不但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宽广的人文社会知识、其他学科的多元化知识,而且应该具备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够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和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一名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学生喜欢语文呢?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比如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讲错一道题或读错一个字的时候,总会有学生站出来指正,我们多半会认为这个学生让自己丢了面子,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而在往后的教学中甚至忽略排斥这名学生,其实教师更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学生不会尊重知识,更不会尊重老师。因此,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才会敬仰你,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2.尊重每一位学生。“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般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彼此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职教类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差距明显。个体之间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上他们对成功的希望、对赞美的渴求是相同的,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间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有教无类”的教学观、学生观,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所得,有所乐,有所发展。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要挖掘每个学生身心智慧的潜能,使各自的优势项目、优势能力都有机会得到充分肯定,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呈现给老师、同学和家长,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绽露成功的笑颜。因此,尊重,从每一个学生做起。
  3.创新中展示学生独特的人格魅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反映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求我们创新。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享受。要学会与学生交流、对话,而不是一味地只凭自己的喜好向学生灌输知识。其次,要引导学生大胆联想、想象,创造性地学习。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并不能通过单纯的阅读去品位赏析它,而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大胆置疑、猜测,产生联想,加以想象,或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话,或让作品描绘的意境历历在目,或让文中的情节栩栩如生地浮现在脑中。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人地位,才能够向同学、老师展示他们的人格魅力。
  四、教学方法的转变
  1.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职教类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的态度是可有可无,认为学习语文不如学习自己的专业课,从而完全忽视语文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语文学科灵活性的特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的一篇就职演说词,在共同感受了作者的那份激情后,可以让学生假设情境――“我的就职演说”,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学生们不仅很好地掌握了演讲词的知识点,而且认识到这篇文章的实用性,更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是单纯硬性地接受知识,而是独立思考,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2.充分实施直观教学。在一般讲解的同时,语文教学更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使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课文通俗易懂、灵活生动,激发其学习动机。如在教学《雷雨》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这部话剧,让学生对话剧的人物、台词、舞台设计等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观看,学生对这部仅仅发生在一个午后的多幕剧有深刻的理解。看完后,老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有关话剧的文学常识和《雷雨》的矛盾冲突和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样,边看边思考,一改往日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让所有学生都投入其中。施行直观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能够心领神会,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3.重视语文课外活动。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吕叔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所以,走出课堂对提高语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们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课外阅读,主要是推荐有益读物。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书,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开出一些书目,并组织学生一起讨论;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可以是纪录片,也可以是故事片,拓宽学生视野;组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短剧演出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加。
  总之,要提高职教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综合教师、学生、文本、学校各个因素,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为市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阎立欣.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2]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