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樱梅

  摘 要: 音乐来源于生活,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距离,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本文作者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略谈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生活 音乐 兴趣
  
  音乐来源与生活,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距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因此,音乐工作者要将音乐教学回归生活,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材料,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在生活化研究策略的指导下,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资源进行生活化设计,指导学生体验、鉴赏、表现、创造,展开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做到音乐实践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表现”之教学的生活化设计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可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情感的熏陶。
  1.用游戏导入,在游戏过程中解决歌曲难点。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活动之一。用游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唱新歌的兴趣,获取知识,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如在教授《打花巴掌》一课时,我先以孩子们喜欢看的《智慧树》口号为活动口号,激发学生兴趣,以闯关摘智慧果为教学主线把歌曲中的×××× ×―× × ×― ×.×× ×―× ××‖重点节奏以拍手游戏形式很巧妙地解决了,整节课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为学生愿意学音乐、表现音乐创设了良好的契机与情境。
  2.将歌曲中的音乐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将歌曲中的音乐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使抽象的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便能唤起学生歌唱的信心和主动学唱的欲望。例如在×××××× ××××节奏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用马的跑步的节奏进行模仿“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哒”,我还给它起了很好听的名字“前马蹄、后马蹄”,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学生轻轻松松地在游戏般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了整首歌曲的节奏学习,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表演形式激趣。
  在教授《我爱雪莲花》这一课时,我先做了几个动脖子的动作。学生们一起说出了这是新疆舞里的动作,我借机再问:“你了解新疆吗?”问题一提出,他们积极地谈了自己对新疆的了解。巧妙的激趣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这一课的学习。在欣赏《那不勒斯舞曲》时,我先让学生分段听,分析每段所表现的内容和情绪,接着我邀请学生一起随着音乐共舞,在舞曲高潮部分,全班同学兴趣高涨,全部站起来和我一起共舞,拍手来表现舞曲的节奏,同学们无不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只是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却调动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二、“创造”之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动作、歌词、器乐伴奏等,可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为歌曲创编动作、改编歌词。
  边唱边表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在教唱《小蜻蜓》这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想象,创编,他们对自己创编的动作特别喜欢,练习起来也很认真。如在教唱《do re mi》、《我是少年阿凡提》等歌曲时,在学生学会了歌曲后,我便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歌曲的曲调创编歌词。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一个同学唱完自编歌词的歌曲后,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课堂氛围特别浓厚。
  2.自制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当一首歌曲学会后,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尝试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打击乐器,下节音乐课带进教室为歌曲伴奏。用易拉罐装进少许沙子做成“沙槌”,用多个啤酒瓶装进不同份量的水吊起做成“碰铃”,将穿孔的啤酒瓶盖用铁丝串起做成“串铃”,整把竹筷子或塑料可乐瓶相互敲击当成“鼓”,等等。当同学们采用各种演奏形式创造性地即兴为歌曲伴奏时,他们的神态是那样的认真,节奏是那样的整齐。自制简易乐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又有效地把音乐创造活动付诸教学实践。
  三、“音乐与相关文化”之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音乐与相关文化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但更多的情况下,却又蕴涵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作活动中。如《打花巴掌》,这是一首具有北京风格的童谣,前面已经提到整个过程以拍手游戏贯穿始终,在歌曲学唱后的创编歌词部分,我为学生设定《你知道吗?》这个游戏环节,从这首北京的童谣引入到北京奥运会,学生们把对奥运会的了解一一介绍给大家,让学生对奥运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最后我加以总结,借机鼓励学生以北京奥运为主题,小组合作创编歌词,并以歌曲沙龙的形式展示出来,增强学生为奥运加油的信念。
  总之,实验证明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课堂,他们在创作、表演、演唱、听赏、合作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作为美育教育者,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设多种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自愿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去感受音乐的真谛,体会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常汝吉.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