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写结合,让学生快乐习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若琪

  身为一名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所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学生兴趣不高,习作不具体。该怎么引导呢?有人曾带着同样的困惑向苏轼请教作文之道,苏轼回答:“无他术,唯勤奋读书而为之。”鲁迅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从这些文坛名人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丰富课内外积累,为习作奏响序曲
  作文的第一步是获取材料。如果把作文视为“信息输出”,信息在“输出”之前,必先“输入”。而信息的输入靠的就是阅读。教育家叶圣陶说:“如果学生能善读、多读、必然深受所读书籍文篇的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绪与技巧自然能渐有提高。”因此,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使学生爱上习作的一条必经之路。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多读书呢?
  (一)课内阅读
  课文中所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优秀的范文。如何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这些文章呢?首先是要注重预习,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其次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精彩片段,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最后多问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们收获了什么?可以小到一个词,也可是大到对整篇文章的解读。”
  总之,课内阅读时,老师要充分保证学生参与阅读活动,讲授阅读方法,让学生有收获,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
  (二)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虽然已进入六年级,但大部分文字的储备量和表达能力比城关四年级的学生还差,怎么办?我增设了一本笔记本,要求学生摘抄好词佳句。我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把他们喜欢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说说自己是怎么收集到的,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能和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以后,我每周都会把学生的积累本收上来批改,写得好、抄得好的贴上红花,书写工整、没有错别字的画上小红旗。在期待中积累文字,学生增强了兴趣,一个学期下来,文字储备丰富了许多。
  (三)开展“读书时间”
  许多学生不缺少阅读,但他们在读书时不会思考,不去深入文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是让眼睛在书页上跑过。”针对这一现象,我开展了一周一次的“读书时间”活动。
  活动如下:每周安排六位学生参加比赛,其他学生当评委,比赛内容是:学生可以自荐一篇自己的作品(可以加分),或从课外收集的好文章,在班里读给大家听,最后要介绍自己的推荐理由,是写法上值得借鉴,是情感流露真实,等等。你又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小评委也可以即兴提问、补充。同学们再根据选手们的表现举手投票。能把文章背下来的,推荐理由说得具体充分的学生往往得票最多,成了这一周的冠军。
  因为这个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既是评委又是选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并渐渐喜欢上写作。
  二、捕捉课文空白,吟唱一曲悠悠的小令
  写一篇文章,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选择表达方式到推敲语言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以想象为中介。可以这么说,想象贯穿学生作文的始终。让学生快乐习作,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我做得较多的是捕捉课文空白,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创作。
  新课标的课文,很多地方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笔。如《唯一的听众》,老妇人三次平静地看着练琴的小伙子,这眼神的内涵是一样的吗?答案应该是“否”。面对琴技不断进步的小伙子,老妇人想向小伙子传递的信息自然也是不同的。因此,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老人平静地看着我,好像在说?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让学生表述。
  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不解。如在教《老人与海鸥》一文时,课上完后,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要把老人的遗像放大然后带到海边呢?这一提问当时让我有些失措,但继而一想,如此安排肯定有其道理,于是我请这位学生坐下来,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填补这一空白。我重新查看了一下教参及有关资料,发现老人去世前,关心海鸥、爱护海鸥的事迹已引起社会人士的关注。很多报社报道了老人的事迹,把老人的遗像带到海边既是为了让老人再看一眼自己“视为子女”的海鸥们,又是为了让翠湖边的游客永远记住这位老人,记住老人对海鸥的爱,把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延续下去。当学生与我达成了共识后,我让学生用“把爱放大”为题写一写老人喂海鸥的意义。学生均下笔如有神。
  三、随文训练,抒发情感的咏叹调
  十七世纪末产生的咏叹调给演员留出了驰骋的空间,让他们根据情节的需要,自由发挥,体现高难的演唱技巧,因此,灵活运用文本资料,让学生抒发情感,学生情感的流露会更真实、更生动。
  如:《顶碗少年》文中最后一段写道:“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的每一次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此段描写读来意味深长。那么,到底会是一种怎样的激动?这里蕴含着没有明说的道理,让孩子续写下去,既可升华孩子对这句话的理解,又能训练他们作文的能力。
  有些文章叙事感人,富有深刻的道理,对学生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引领的作用。如:《鲁滨孙漂流记》告诫读者要敢于独立战胜一切困难,《跨越百年的美丽》让我们懂得了锲而不舍是实现理想的关键……学完这样的文章,我常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写作的能力。
  换角度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去抒写感情。我让学生把一些文章中的“他”变为“我”进行换角色写作训练,这样更便于深入体验分析“他”的内心,感悟“他”的情感。如:《顶碗少年》一文,顶碗少年面对表演失败时会是怎样的心理,他当时会想些什么?让孩子们把自己变成文章中的主人公――顶碗少年,结合作者的行文思路,以及文章所表现的主题,进行写作训练。于是,有学生写道:“场子里一片喧哗,我呆呆地站在台上,羞愧得无地自容,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天啊!我们一切辛苦就要这样付之东流,眼泪在我的眼眶中打转。师傅并没有责怪我,他脸上微笑着,把手中的碗交给我,然后抚摩着我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轻声说:‘不要怕,你行的!再来一次!’我真的行吗?是啊!我在每一次训练中,不都是成功了吗?千万别紧张,稳定情绪,重新再来。于是,我捧着碗,再次向观众鞠躬。”
  这样的情感体验是对文本的再次对话,能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更真实地揣摩它,从而使表达变得如此轻松自然。
  如果把习作当成是在演奏音乐,那应该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在读中积累文字,在想中学会表达,在写中收获成功,充分提高学生读、思、写的能力,学生一定能笔下生花,谱写出一首首优美的乐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