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飞狐外传》对《水浒传》的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秀锋

  摘 要: 金庸《飞狐外传》中胡斐“急人所难、行侠仗义”的性格和《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性格很是接近。通过对“血印石”与“拳打镇关西”情节的对比,作者发现金庸《飞狐外传》中在形象塑造、情节设置方面对《水浒传》多有借鉴。
  关键词: 小说《飞狐外传》 小说《水浒传》 借鉴
  
  《飞狐外传》写于1960―1961年,原在《武侠与历史》小说杂志连载。这部小说的文字风格,按照金庸先生自己的评论,是“比较远离中国旧小说的传统”。金庸“意图在本书中写一个急人之难、行侠仗义”符合传统武侠标准的侠士,他要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敢于与侵凌孤弱的豪暴之徒进行殊死的抗争,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为别人排忧解难、报仇雪耻,他还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至于“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这个人就是胡斐。在《飞狐外传》中,胡斐的复仇是全书的核心和主线,在复仇过程中他遭遇了爱情、友情、事业(武功)、社会(侠义精神的展现)。然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在《飞狐外传》中金庸安排了两种复仇:杀父之仇和钟阿四之仇。杀父之仇应为全书的主线,为钟阿四报仇则应为旁支,但金庸在这旁支线索上实在用笔太多,以至于冲淡了主线,使得全书略显松散。有人说,这是因为金庸在写《飞狐外传》是还同时为《明报》写着《神雕侠侣》,因而分散了笔力。但我认为,金庸先生完全有能力同时创作两部作品。《飞狐外传》之有此表现,是跟金庸创作动机密切相关的,为塑造《飞狐外传》中胡斐的形象塑造,金庸先生在情节安排上对《水浒传》鲁智深的故事情节多有借鉴。
  胡斐为了替素不相识的贫苦农民钟阿四一家四口报仇,毙恶犬,闹凤府,千里穷追恶霸凤天南,即使自己一见倾心的美貌姑娘袁紫衣软语央求,他也不心软;就算江湖上的好汉低声下气求他放过凤天南,他也不罢手。《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是一真性情的本色英雄、铮铮汉子,他偶闻金氏父女不幸遭遇,即伸手相助,赠银送行,三拳打死镇关西,为此丢了提辖官职,开始亡命江湖的生涯,甚至落草为寇。他们都是具有急人所难、行侠仗义、扶弱抑强、疾恶如仇的性格,塑造此种性格的情节也很相近。下面对比《水浒传》“拳头镇关西”的情节和《雪山飞狐》“血印石”的情节。
  1.缘起
  《水浒传》中鲁智深和史进、李忠在酒楼饮酒说闲话,听见隔壁阁子有哽哽咽咽的啼哭声。《飞狐外传》中胡斐长大,武功初成后闲逛广州,在酒楼上依窗饮酒,看到“疯妇”大街上哭闹。
  2.过渡
  鲁达听见啼哭声,焦躁起来,使性子摔碟儿盏儿,酒保听见,慌忙上楼来,被指使去叫金翠莲,引出金氏父女(文中虽未写酒保叫金氏父女过来的声色,但可推想,绝不是和颜悦色)。胡斐则是看到酒楼中闪出的掌柜恶声恶气叫出钟四嫂的名字,并使人打骂钟四嫂,进而引出事件的讲述者――胖瘦二商人。
  3.询问
  鲁智深以提辖身份询问金氏父女“为甚啼哭”(鲁达虽然未说,酒保想必早已交代),金翠莲说:“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说出郑屠的外号和自己的遭遇――“镇关西”的绰号,“虚钱实契”、“追讨典身钱”霸占金翠莲,可看出郑屠之恶。胡斐假扮大盗,吓唬胖瘦商人讲出事情本源:“这位凤老爷名字叫做凤天南,乃是佛山镇上的大财主,有一个绰号,叫做……瘦商人接口道:叫做‘南霸天’。”说出凤天南的外号及钟四嫂之遭遇――“南霸天”的绰号,黑道分赃,勾结官府冤打钟阿四,借丢鹅逼死钟小三,可见凤天南之毒。
  5.担当
  鲁达听完金翠莲的讲述,问了“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哪里住”,便要仗义出手去“打死那厮”;胡斐听完后则是拔出单刀,问胖瘦商人“这姓凤的住在哪里”,也是决心打抱不平。
  6.解围
  听完金氏父女讲述后,鲁达凑了十五两银子打发他们回客店。为防客店不放人,鲁达特到客店蹲守,直到金氏父女走远,径去状元桥找镇关西。胡斐听完胖瘦富商讲完,恰巧看见凤天南的恶仆率恶犬扑咬钟氏母子,对凤天南的毒恶再无怀疑,掷出竹筷,击杀恶犬。镇关西有助纣为虐的店小二,南霸天有狗仗人势的三恶犬。
  7.逼近
  两篇小说至此都急转而下。鲁智深为引出郑屠,采用了借帮经略府买肉羞辱郑屠:先是直呼“郑屠”,再是点名要郑屠操刀割肉,之后是分别要求切精肉、肥肉、寸金软骨“消遣”郑屠,连打郑屠三个“耳光”。胡斐自称“拔凤毛”,刀锋直指凤天南,砸烂凤天南的英雄酒楼、英雄当铺、英雄会馆,割恶奴肉,败恶武师,赢赌场银,步步紧逼凤天南。
  8.现形
  鲁达将肉臊子劈面打向郑屠,郑屠忍无可忍,大怒,持刀跳出肉案,露出狰狞原形,与鲁智深对决。胡斐擒获凤天南儿子凤一鸣,一路直奔北帝庙,要将其开膛破肚。凤天南急匆匆赶来,现出刚狠本色,和胡斐斗阵。
  9.惩处
  鲁智深打了镇关西三拳,第一拳下去,镇关西刚强对抗,口里只叫“打得好”。第二拳下去,郑屠就开始讨饶,奈何郑屠命弱,提辖勇武,第三拳就结束了郑屠的性命。胡斐打凤天南,凤天南不敌,被夺棍伤脚,但态度刚硬。可在看到儿子要被杀时,凤天南下跪求饶。眼看凤天南就要自刎伏诛,却被袁紫衣暗器击落钢刀救出。郑屠和凤天南的态度都是对抗讨饶。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血印石冤案”和“拳打镇关西”在情节设计上是极其相似的。就好比素描创作中粗线条的勾勒,在上面9个类似情节发展和推动之下,鲁达和胡斐形象的底子基本打好――急人所难、行侠仗义、扶弱抑强、疾恶如仇,而且极为相似。但胡斐自是胡斐,鲁达自是鲁达,他们的虽然性格相近,形象类似,却又各具声口――鲁达粗,但粗中有细;胡斐也粗中有细,但因年少,思虑不周。鲁达是提辖,锄强扶弱气势足;胡斐江湖游侠,行侠仗义则气势要弱。鲁达豪迈;胡斐灵动。鲁达刚毅;胡斐则略闲单薄。鲁达决绝;胡斐优柔。
  金庸先生将3300多字的“拳打镇关西”情节用武侠的笔触演绎成22000多字“血印石”情节,塑造出了一个有缺点(经验不足)的、真正锄强扶弱的侠士胡斐形象,无论从情节还是性格,我们都能看出他对中国古典小说写作的借鉴。这种借鉴是有益的,在古代、现当代的小说中都有存在。《飞狐外传》中还有类似的情况,如《水浒传》中,鲁达打死镇关西后出逃,施耐庵又通过“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野猪林”等等事件逐渐丰满、完成鲁达的形象;金庸则是通过“大雨商家堡”、“紫衣女郎”、“掌门人大会”等事件,完成了胡斐形象的塑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