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顺林

  新课改倡导者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积极投身教改的所有教师的共识。教师在培养文学素质的过程中担任着普罗米修斯的角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活力与欢乐。下面谈谈我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尝试。
  一、诱发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想象是一种基本的语文素养,是培养创造力的先行者,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力。就语文教学而言,想象力的训练与培养的切入点也是多方面的。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诗歌小说中的“空白”,激发想象潜能,开阔思路,尽情展示其想象力。
  如《项链》的结尾非常含蓄,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的余地,要求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个实实在在的结尾:是欣喜若狂,讨还了三万六千法郎,过上了富裕生活?还是双方都不肯退让,打了一场官司?……这样,学生受到启发,思维也拓宽了。
  又如赏析《沁园春・长沙》一词的上阕时,我引导同学们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这样,教师根据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反复品味,字字咀嚼,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受到深深的感染,达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从而较好地把握作品中的形象,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激起情感共鸣。
  二、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果没有发散思维,语文素养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理查德在《模糊集》一文中指出:“现实与物体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确定的界限,这种被称为‘模糊集’的现象,表明了人类认识能力具有一种模糊性,它们的存在,对人们的想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材料中,一些高明的作家总是有意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现审美对象的模糊性,这样就留下许多空白,构成一种若隐若现、烟雨朦胧的形象。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一段文字:“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作者想什么,不想什么,极其模糊;被迫做什么,说什么,也不明显,作者用模糊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分析这段文字时,我先提醒学生,语言的模糊性允许读者进行合乎情理的思考和想象,再向学生提供诸如作者身世、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作者想什么,不想什么;被迫做什么,说什么,使学生深刻理解朱自清不甘同流合污又感济世无方的苦闷心境。
  在语言教学的实践中,时常会碰到模糊的内容和模糊的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思考,准确掌握这些模糊语言所描述的朦胧之美,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情景。如果把自己对模糊语言的理解硬塞给学生,就会扼制学生的想象,使本来优美含蓄、富有朦胧美感的语言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接受的永远是死的知识,语文素养也如空中楼阁。
  三、培养批判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敢于对文本进行阅读批判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阅读批判即敢于向文本和作者挑战,是相对于阅读欣赏而言的,早在先秦时代,孟子就提出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所以教师要创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境,让学生“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鼓励学生不囿于陈说,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如果人云亦云,甚至用“请君入瓮”法强迫学生接受预设的“标准”结论,那么学生的阅读个性也就被扼杀了。
  如讲述《恰到好处》一文,在分析“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这个问题时,师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恰到好处”,“过”与“不及”都不好,作者是用“著名京剧演员总是不温不火”来论证这个观点的。这时我启发学生:“京剧固然不温不火,可是你们喜欢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京剧固然不温不火,可对于摇滚音乐的爱好者来说却有些“不及”,相反,近乎声嘶力竭、振聋发聩的摇滚音乐那才过瘾;摇滚音乐可以说是“过”的艺术,这种“过”同样很好。有的同学说:是“恰到好处”还是“过”或是“不及”,不存在统一的标准;“恰到好处”并不一定好,正是由于许许多多的“过”和“不及”才使世界丰富多彩。这些讨论,表面上已经远离了课本内容,但我认为,这种远离,正是课堂教学主体的回归。
  四、培养逆向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逆向思维即所谓的反弹琵琶,也就是有意识地引起学生去作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这种思维方式往往能冲破传统习惯的束缚,出奇制胜,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思维的质量和思维效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班门弄斧”本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对此人们一直持否定、批评态度,但在特定的环境中,能鼓励人们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展示自己的实力,所以提倡“弄斧未必到班门”;“良药未必苦口”“酒香也怕巷子深”“沉默真的是金吗”也都存在着合理性。又如《项链》中的路瓦栽夫人,一提到她的悲剧根源,学生马上脱口而出:“资产阶级虚荣心。”其实,虚荣心不是资产阶级独有的,只要是人,都可能有虚荣心。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去参加舞会,这不是人之常情吗?她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美貌,苦苦奋斗十年还清债务不是难能可贵的吗?同样道理,“东施效颦”正是追求美的体现,“见风使舵”也正是“顺应潮流、调整航向”的体现,是便于向行家请教的手段。
  新课程改革站在了创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的立交桥上,承担起了沟通过去和未来的责任,新课程改革的倡导者为培养创造性人才作出了最大的努力。而语文阅读教学像个魔方,有无穷组合,无穷变化。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探索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拓宽阅读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突破思维定势,敢于用挑战的精神、挑剔的眼光去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