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理念创新如何契合体育新课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如飞
摘 要: 作者通过对体育新课标的研读,认为中学体育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创新性地实施体育教学,全面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开创体育教学新局面。
关键词: 体育新课标 中学体育教学 理念创新
一、前言
当下随着体育新课标的逐步实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与原有的课程环境、课程理念、教学模式、评价标准,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身的条件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体育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因此,体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提高素质是成功实施体育新课标的关键所在。
二、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1.“竞技运动”。学校体育学习内容几乎全是竞技运动中的各个动作;把初步或基本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作为教学目的,从教师备课到课堂上的组织教学,学习技术要领贯穿始终,使体育课成了单一的技术教学。在培养人的方式上,采用的都是竞技体育模式。
2.“跟我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指挥,服从教学中的统一目标、统一要求,规范化和程序化,违背了个体差异的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3.“运动成绩”。教学评价的唯一方法,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相违背,导致身体素质不高的学生想上又怕上体育课。
三、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
1.“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首先,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身体素质上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大胆探索和创新,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健康的、喜欢的、能激发他们积极性的方式、方法来教学,从而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
其次,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充分利用图解、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发挥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大力开发和挖掘体育教育的功能,使体育教育在培养人的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最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以往重运动技术,轻身心健康的倾向。学生不仅要保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应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三者统一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三者缺一不可。当然,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竞技运动的项目,学生应该有选择地学习体验,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创新和发展。
2.可接受的教学内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系统地制定每学期理论课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体育教师在平时的实践课中要结合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把理论的内容在教案中反映出来。这样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3.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师生关系、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到主动学习、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学会到会学。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形式要灵活、层次结构要多样化,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及理论教学等为主。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教学录像、科教电影,有条件的话可以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5.创新的关系处理。首先,要把握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动学生发问和争辩,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其次,要建立好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应是领导者,而应是指导者、长者,更应是人格平等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想法和做法,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效。还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四、结语
教学理念的创新就是要尽快契合体育新课标,彻底转变过去陈旧的理念,尽快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思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观念的过程中,要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科学地实施教学,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在实现教育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苏玉堂.创新能力教程[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