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体验性学习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了了

  摘要:建构以体验为过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建构“在体验中”进行学习的课堂模式。一定的体验过程总是依赖于一定的体验方式,因而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就必然会在学生的体验方式中推展。
  关键词:体验;学习;地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56-01
  
  传统的地理学习目标重知识和能力,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强调“三维目标”和个性发展,要求体现自主性、生成性、独特性,体现师生互动对话关系,体现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如何在地理课上落实这些理念?可以从“体验性学习”那里获得思想的源泉。
  
  一 、建构体验性氛围――前提
  
  建构体验性地理课堂,就是建构“为了体验”而学习的课堂氛围。新课程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既不再是“应试”状态下的被动性学习,也不再是只求知识本身的结论性学习,而是为了获得主体的自身体验,以及在体验中自我发展的意义性学习。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的教育理念。
  (一)营造情境,建构体验氛围。营造和谐的地理课堂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搭建体验性课堂的桥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是使学生融入课堂的重要手段。当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有亲身体会、有话想说时,他们就会有“如哽在喉,不吐不快”之感。因此必须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无所顾忌,大胆参与。
  (二)贴近生活,构建体验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学内容结合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入手,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例如:“太阳高度角”与热水器的安装有什么关系?“地转偏向力”与水池放水时的旋转方向有什么关系?我国房屋大多坐北朝南;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房子都是墙体很厚、窗户很小等等。在教学中,借助与地理关系密切的生活经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
  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建构体验性学习过程――关键
  
  建构以体验为过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建构“在体验中”进行学习的课堂模式。一定的体验过程总是依赖于一定的体验方式,因而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就必然会在学生的体验方式中推展。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经历成了学习的起点,学生的经验成了学习的背景,整个教学程序的安排和组织也都是围绕着学生的主动体验而进行的。例如通过“创设情境―自主体验―合作交流―产生矛盾―反思提高―主动应用”的学习系统逐渐推展体验性学习的过程,可以确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动自由,并拥有更多发展和选择的机会,从而使体验学习程序化、科学化。
  
  三、建构体验性评价机制――手段
  
  (一)建立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是实现体验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动力保证。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地理学习、探究、进步、发展的过程。选择多元的评价方法,如地理辩论、答辩、图表制作、模型制作、读图分析等灵活多样、开放式的测评方式。从学生参与课堂的态度和质量,分组活动的态度和质量,提出和解答问题的质量,小制作、小论文情况,交流与合作程度,课外活动等各项课目综合地评价每个学生,避免一卷定终身的偏激方式。
  (二)鼓励开放性、可争议的见解。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不按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去建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由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富有探索性和开放性,所以学生在围绕情境性问题所展开的合作互动学习中势必会产生一些“超常规的”、甚至是出乎教师意外的看法或结论。对此,教师应以足够的宽容心态给予科学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心理资源,培养其创新意识。
  
  四、享受体验性学习目标――结果
  
  体验性学习活动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实现体验。“实现体验”这是学生基于体验学习的终极追求和必然结果。根据体验学习理论,学习过程从具体体验起步,经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主动运用,再到更高层次的具体体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具体体验是核心,学生在行为体验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则是体验学习的最高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中学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通过挖掘教材,多角度、多层次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达到灵活运用,推陈出新的效果,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地理素养。魏格纳在地图上得到启示,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牛顿由苹果落地而创立“万有引力”定律;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而兴建了窑洞等等……,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大自然的有心人,通过对知识、能力的体验整合,达到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发展。
  总之,构建“体验性学习”的地理课堂,不只能让学习者获得各种知识的滋养,而且能丰富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
  
  参考文献
  [2]杨四耕 体验:一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当代教育论坛[J].2007,(1).
  [2]王嘉毅,李志厚.论体验学习,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