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认知生活 内化情感 指导践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卓敏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让学生感知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 形成道德意志,最终实现道德行为。
  关键词:生活;情感;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47-0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让学生感知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 形成道德意志,最终实现道德行为。因此,在执教思想品德课时,教师也可以从认知生活――内化情感――指导践行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开展。
  一 、思品课应该借助教材帮助学生认知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时组织各领域知识的出发点” 翻开品德书,你会看到一页页精美的图画,它们或单独成立,或几幅连缀,再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如:一年级上册以入学教育为先,教材内容安排了《我上小学啦》、《我喜欢我的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学校环境,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升上中年级后,安排《我的小伙伴》、《学习智慧树》等内容,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到了高年级,教材内容则侧重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生活、社区生活、国家生活、国际生活,让学生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生活相联系,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使学生通过学习,从中懂得生活的常识,学会生活的能力,明白生活的道理,养成生活的习惯。
  二、思品课应该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内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
  在品德教学中,如果只从理性上灌输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没有伴之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思想教育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所以在品德课堂中,教师应从“情”字入手,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课前酝酿情感,在课中开启情感,并通过情境的创设、模拟激发情感,从而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如三年级上册思品与社会《夸爸爸、赞妈妈》,本课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热爱父母、感激父母的情感。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在天灾人祸来临时,父母不顾生命危险拯救孩子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父母伟大的爱;通过开展保护生鸡蛋的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花费的心血和精力;通过开展“爱,要说出来”的班队课,引导学生回忆在成长中,父母照顾自己的事情,在启动学生的情感同时,用言语行动夸爸爸,赞妈妈,这样从认知、体验、感悟,一步步地激发学生内心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 、思品课的最终目标是指导践行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因此,要使教学要求变为学生的主观愿望,自觉地把道德认识付诸于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课外延伸参与实践。
  如上面提到的《夸爸爸、赞妈妈》一课,在激发了孩子感恩父母之情之后,那下一步,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怎样通过实际行动关心和体贴父母。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是一个小帮手”的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说说你能为家人做什么,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家庭的小主人,应该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继而开展“露一手”比赛,表演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借此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的小窍门,最后以“一周小帮手”作为课后活动内容,让学生就自己一周来做小帮手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请爸爸妈妈写出评语,反馈给老师,使小帮手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们要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奠基,仅仅靠每周一节短短40分钟的思想品德课是远远不够的,一个道德行为必须要反复训练,才能形成习惯,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课内学,课外练;校内学,校外练,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持之以恒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真正落实了思品课的延伸教育。
  简而言之,作为一位品德课教师应该是一班孩子的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践行,在践行中成长,那种“品德”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打上不可磨灭的烙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