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 瑛
摘要:观察是智慧的源泉,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兴趣;目标;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40-01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因此,观察有时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具有正确细致的、敏锐的观察力才能通过观察事物,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和掌握知识,从而有效地进行学习,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尤其是在低年级数学实验教材的教学中,好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观察兴趣的激发
教材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图画,这些图画对刚入学的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学龄初期的儿童,虽然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引起兴奋,但这种兴奋常常是随意的、短暂的。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扬其长、抑其短,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兴趣。如在教学第一册“数一数”时,充分利用学生观察儿童乐园的兴趣,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一指看到的物体和人分别在哪里,数一数各物体或人的个数,然后按数量多少由小到大在图里重新数一数。学生通过看看、数数、想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观察目标的引导
一般情况下学生观察问题往往只是兴趣和爱好,观察注意力不集中。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上,容易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例如: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4页认识角的场景图,问:图上的物体都有什么?引导学生主要观察物体上的角,在教学中,抽象出角的图形,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观察平面图形中的角的共同特征,加深对角的感性认识。在实验教材教学中,教师对一些关键性的观察目标要加以重点提出问题,才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观察方法的训练
在实验教材教学中,贯通整个实验教材的观察方法一般采用:
(一)重点观察法:重点观察法是引导学生的注意对实验教材的内容有相关的事物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是,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题目时一般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进而由表及里的观察程序。这样,才能使学生观察问题有了统一的认识,对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观察方法,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例如:观察内容的指导
(二)对比观察法:人们往往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现象进行比较,或把一现象的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对比总是分为主体和客体,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还要善于使学生在对比的问题上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例如,给出9的乘法口决后(第三册第86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1)观察比较它们的积,发现下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上一句多9,上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下一句少9。(2)观察比较它们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发现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和都是9。(3)观察比较它们积的十位数与乘数,发现积的十位数都比与9相乘的数少1。积的个位数就是10减去与9相乘的数的差。这样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对比,有次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归纳观察法:归纳法是为使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在解决问题中找出一些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概括出问题的一般规律和原理。
四、观察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对比,设问,寻根究底。观察对比能为学生思维的启动打开广阔的天地,但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观察能力的深刻性,还必须要求学生在找出规律的同时,多向自己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观察时能逐步养成“寻根问底”的习惯。例如第三册第1页有余数的除法,要引导学生对比10枝铅笔,每人分的枝数不同,则分的人数与结果也不同。 (1)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多少人? 10÷2=5(枝)答:可以分给5人。(2)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多少人,还剩几枝? 10÷3=3(人)……1(枝)答: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再让学生观察,这两道题的条件、问题、得数、答案各有什么不同,然后还要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两题有这样的不同?当学生发现它们产生区别的关键原因,是因为10÷2没余数,而10÷3有余数时,就会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上去,从而掌握了问题的实质。
(二)在观察中积累
低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是一种直观认识,是基于已有生活经验基础的感知并形成初步表象的过程。不管是“体”还是“形”,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我们的教学要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搭积木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积木,吸引学生注意各种积木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面,引导学生观察同一类积木的面等,引导学生观察我们周围的物体,它们的面是怎样的,能否找到与所画的图形类似的或同一类的物体的面等。这些观察活动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寻找,去比较,这是一种积累,在这种积累中完成从感知到表象的过程。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