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填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冲
空白语言即是作品中被省略的语言,它是作者为讲求炼字炼句和语言含蓄而留下的空间,接受美学称为“结构召唤”。诚如契诃夫所言:“我写作的时候充分信赖读者,认定小说所欠缺的主观成分读者会自己加进去。”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写到“才核者善删”,优秀的作品“非夫熔裁何以行之乎”。“空白”艺术的巨大魅力在于给读者无限广阔的联想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寄意奇妙无穷的情趣,因而能收到无胜的艺术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探究学习的能力,而教师又如何引导去完成阅读中的“填空题”呢?
一、立足文本,探究原创之意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探究主体,他们怎样去探究和接受文本――课文呢?我们应把课文的读者――学生放到阅读教学的最重要环节,使之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即“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同时,教师应积极实现教法的改变和角色的转变,由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创设开放性课堂,鼓励学生解读文本。
学生解读文本要能准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赋予的寓意。学生作为课文的读者,首先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是探究阅读的初步文本,是作品思想内涵的物质外壳和载体。任何离开文本的阅读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得的结论只能是学生“一意孤行”的主观臆断,乃至谬论。学生在阅读中必须立足文本,准确探求作者的原创意图,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联系全文,借助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课文中所留下的主观欠缺成分(空白),还原其本来面目。如《木兰诗》一文,课文重点叙述木兰征前和战后的情景,对于木兰的戎马生涯只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寥寥数语作交代。这就是典型的情节空白。它没有具体描绘木兰英姿飒爽勇猛无比的形象和渲染冷兵器时代惨烈的战争场面,只能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看到木兰的丰功伟绩。教师可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结合一些影视片中的战争场面去想象木兰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囊中探物的形象,从而亦可对木兰形象有立体的认识。
二、重构文本,以达尺水兴波
课文在没有和学生发生关系之前可称“第一文本”。经由学生阅读之后,它才能摆脱孤立的“自由”状态,即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的存在。“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读者再创作的结果。贴近性阅读重视学生贴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悟、思考和构建。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阅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引导学生去领悟课文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凭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去对课文的主体意境、形象等进行积极的创造,去弥合文中的“真空地带”。其实文中的空白并非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整体感悟课文,找出恰当的切入点,这样的“填空”才不会背离作者原创之意而天马行空。
古代诗文辞约义丰,耐人寻味,空白现象不胜枚举。笔者且以《晏子使楚》为例。楚王闻晏子使楚,即言“吾欲辱之”,何等狂妄,之后屡设陷阱,故意刁难。晏子聪明机警,各个击破。楚王唯有“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楚王何以“笑”?“笑”之表情又如何?这就是空白。学生在阅读中要认真揣摩楚王心理,究其发笑的原因,并将其笑态联想出来。楚王辱之不成,自取其辱,用那夸张的响彻庙宇的哈哈大笑掩饰内心的尴尬,自我解嘲。一个简单的“笑”字,通过空白的填补,楚王那尴尬窘境,老奸巨猾的丑陋嘴脸跃然纸上。
空白是作者孤心苦诣地留给读者的一片空地,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吃透教材方有所得。然而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我们绝不能要求学生的答案千篇一律,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应不辞辛劳地挖掘教材,去捕捉那些学生回味和思考的“空白”,并用它去点燃学习激情,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