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劲松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的想象力又非常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的教育意义的教学,以适合小学生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同时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在参与小学生教研活动过程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体会中,在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方面,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游戏”的情景,适合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并常常想亲自体验。因此,教师要创编出新奇的游戏方法,并逐渐增加难度来引导他们保持对游戏的兴趣,如“三条腿走路”“推小车”等,遵循儿童好玩的天性,教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在克服自身和自然障碍完成活动的过程中,既使身心得到承受外部环境的锻炼,也使身心得到向外释放能量和情感。
小学生喜欢做游戏,更喜欢做自己创编的游戏。如开展套圈接力赛,游戏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有几种套圈方法?哪种方法最快?让学生用圈都做一做,体验各种方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不同的套圈方法,并加以展示。接下来教师讲解并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展开比赛。通过思维、创编不同的方法套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调动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练习”的情景,通过竞赛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体育教材中的各项体育活动项目本身含有竞赛的特点,适当地采用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利用竞争心理的因素,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游戏中加入竞赛的因素,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意志、毅力。在很多的游戏教学中都存在着竞争因素,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顽强拼搏、果断自信。在与同伴的默契配合中,获得取胜后的成功感受,从而发展自身的能力。例如,在“看谁命中多”“推小车”“滚球接力赛”等体育活动中,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使争强好胜的欲望和平时压抑的情绪得到积极健康地发泄。
三、创设群体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得到百般的呵护,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因此,小学体育教育应以轻松愉快的游戏、舞蹈、徒手操为主,形成群体活动的环境,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期望而得到同学和老师表扬,从而取得自我肯定和确认。如“运球接力”等游戏,通过在群体活动中犯规受到指责来修正他们的行为,养成有秩序,守纪律的作风。这样通过完成游戏后的角色任务而得到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和自己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性格空间。
四、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创造力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主要动力。教师恰当地设“疑”布“障”,让学生在困难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多角度的思维,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自己的能力攻克难关,获得新的知识。例如,在练习短跑时,先提问“什么叫加速跑?”组织练习后,进行一起讨论。学习“越过”障碍时,各组可讨论怎样过?组织练习后,各组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有目的尝试练习,展开主题讨论。通过有目的的设立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了学生思维,主动参与,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他们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培养其良好的体育态度和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