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略说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形象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红艳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把课文与它同类的知识点进行比较教学,就可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在更开阔的背景上、更深刻的层次上,比较鉴别,求同求异,把握住课文的本质特点,或举一反三,或触类旁通,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迁移和运用的能力,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对此,笔者做出如下陈述,望大家斧正:比较法运用于教学中可帮助学生形象消化知识。
  
  一、单项与综合比较
  
  单项比较,是指就某一知识点进行单一的比较,或字、或词、或句、或语法、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说明顺序、或论证方法、或主题思想,等等。这种比较简单明了,学生对比较的内容易于掌握,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以高中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写景状物的观察点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点之一,若单篇分开来讲,既拖沓重复,又零散破碎。如果运用比较教学法,其不同点就一清二楚了:四篇课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都是用的“移步换景”的方法,即立足点移动,观察描写的对象也跟着变化。《我的空中楼阁》则是“定景换点”,写的对象始终是小屋及周围的环境,但立足点时而在山下,时而在山上;观察的角度时而是仰望,时而是俯瞰。这样就能一目了然把握课文。
  综合比较,是指把几个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比较。这种比较容量大,综合性强,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不同课文的特点。下面以《荷塘月色》和《绿》为例来说明。从体裁上看:前者是抒情散文,后者是游记散文;从线索上看,前者以情为线索,后者以“绿”为线索;从主题看,前者反映作者在严酷现实下,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后者表现的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景物特点看,前者朦胧、静美、素雅,后者奇异、温润、柔和;从抒情基调上看,前者的喜悦和哀怨都是淡淡的,后者却清凉、明快;从文眼来看,前者是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后者是首尾均出现的“惊诧”;从语言来看,两篇都多用比喻、叠词。通过这种高屋建瓴的综合比较,两篇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主要异同点,就条分缕析、简洁明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了。
  
  二、借助文字,激活学生形象思维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总之,教学是多变的,我们应根据各种情形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