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政治课堂的“活水源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种和兴
思想政治课没有数学的严密逻辑,也没有语文的优雅动人,虽然说打开这扇大门,内容也是精彩纷呈的,可以容纳大到中美关系、印巴问题甚至奥运会、世界杯,小到生活中的买卖关系、人际关系,等等,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使得政治课成了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大部分学生都打不开这扇大门。所以,政治教学重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人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政治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千方百计、行之有效地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兴趣,使思想政治学习成为学生个人自觉的需要。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谈谈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开展主题讨论
教师可以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辩式讨论;围绕一个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社会调查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调研式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唱主角,积极探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例如,我曾组织学生针对“人性是否自私”的问题展开自由式辩论。学生热情高涨,在课前做了认真准备。课堂上你一句我一句,争得面红耳赤,足足用了三十分钟仍未分出胜负。在这场辩论中,有的学生言之有理,有的学生概念模糊,有的则犯下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这恰恰锻炼了他们辨别正误的判断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得出不同主张,并申述理由,锻炼了灵敏的思维能力。而那些没有发言的学生处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也没有无动于衷,都或多或少作了深层次的思考。虽然这堂课的所谓“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我觉得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印象特别深刻,理解也特别透彻。总之,通过这类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知识点的内涵,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创设好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学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政治课教学时,问题情境内容的创设重视生活化,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题材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与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政治或哲学知识思考分析情境中揭示的问题。这些广泛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都是学生身边的,能看到、能亲身体验的,喜闻乐见的事例。如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现象、本地区和学校内的大事、学生较感兴趣的身边事例等内容都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政治课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内容。
如我在讲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给学生留了这样一个作业:同学们天天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学校就是大家的家。请大家假设自己就是校长,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学校发展计划。如此,既检验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爱校情结,又掀起了一个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的小高潮。
三、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教师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兴趣,使之不受失败的磨蚀。教师要利用或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并有成功的喜悦体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多一些表现与发挥的机会,如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先回答,讨论辩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和习题要不断地给他们暗示:“这个问题再仔细想想,你肯定能够解决。”若回答正确,则给予高度的评价:“很好,真棒,有水平等。”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可见,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能够树立起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向新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感知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的前提,学生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需要从自身的参与中去体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筋,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活生生的情境、具体可感的物体,也可以把学生的语言文字还原为活生生的情境和具体可感的物体,学生就获得一种独立设计、自我创造的喜悦,产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由于政治课特定的教学内容严肃、抽象、枯燥,如果单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式,则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的特点,创设图像情境和意境,可增强感情色彩,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些贫穷落后山区的教学条件、教学情景、希望工程标识等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展示过程中,产生同情和共鸣,进而增强珍惜学习时光、努力学习的“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