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批评的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萍
摘 要: 批评教育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但是在这个教育活动中,很少有教师会去思考,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是否会伤害学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本文指出,在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心灵,即实施绿色批评。
关键词: 批评教育 绿色批评 三个方面
绿色环保是针对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提出的。那么批评为什么要“环保”呢?一些老师为了保证纪律提高成绩,对犯错的学生讽刺、挖苦、嘲笑,践踏学生的自尊心,伤害学生的心灵,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批评教育方式不仅起不了教育作用,反而会“污染”学生的心灵。这种“心灵的污染”不像环境污染那样显而易见,它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隐性的“污染”,等察觉时往往造成学生生命被摧残、个性被扼杀等严重后果。所以我们提倡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注意学生心灵的“环保”,即做到绿色批评。
绿色批评,和以往的批评方式相比,更注重学生的心灵保护。在批评教育犯错的学生时,以保护学生自尊为原则,讲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避免因伤害其心灵而激起逆反心理,一方面教育学生知错能改,另一方面滋润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
怎样实施绿色批评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绿色批评需要和谐平等的“土壤”
我们来看《成都商报》报道的一则新闻:
某职校一女生在上课时玩弄头发被外语老师训斥后因不满顶了嘴,外语老师遂将此事状告班主任,班主任一怒之下罚全班同学下跪,63名学生除4名没跪外,59名学生齐刷刷地在木凳上跪了近20分钟。
在上面这则新闻中,外语老师因学生在课堂上违纪而选择在教室批评该生,很多老师喜欢在教室当众批评学生,以为这样可以“杀一儆百”。其实选择教室作为批评的场所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不仅让当事学生出丑,而且使其他学生一起接受“批评”。另外,中职学生虽然自控能力差,容易调皮犯错,但是很爱面子,如果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对其进行严厉批评,往往就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当面顶撞老师,最终导致老师下不了台,如同该新闻中的外语老师一样。在这种场合批评学生,因缺少和谐平等的“土壤”,学生不会从心底接受教育,反而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批评场合的选择是开展批评的第一步。
在批评前,我们应该选取“环保”的场合,在开展批评时,既要教育学生,更要维护学生的尊严,保护学生的心灵。“环保”的场合,和谐平等的教育“土壤”,应该是能让学生放下包袱,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意图要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中。”我认为,批评教育要隐藏在和谐平等的场合中,让犯错的学生“闻不到火药味”,让犯错学生不在同学面前“丢人”,愉快地与教师对话。
二、绿色批评需要尊重与爱的“雨露”的滋润
绿色批评是以保护学生自尊为原则的,是让学生获得情感滋润的,在批评中,应该饱含尊重与爱,让学生的心在这些“雨露”中得以滋润。
1.以尊重为原则
我们之所以要提倡开展绿色、环保的批评,是因为在很多时候,教师把批评等同于责骂体罚,等同于嘲笑讽刺,比如上面这则新闻中的班主任让全班学生罚跪,这种做法,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就像一棵树苗被恶劣环境摧残一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犯错,使得这片心田上杂草丛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不能在批评时使用侮辱人格的话语,使学生自卑,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表现,保障犯错的学生“说话”的权利,在批评前先听听学生的看法,从而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只有尊重犯错的学生,才能保护他们心灵上的幼苗,帮助他们去除心田上的杂草。
2.以爱为出发点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批评学生时,学生往往把老师的批评谈话看成是老师找自己的“茬”而从心里抵触,比如有些男生抽烟被“抓到了”,在这些学生看来,老师批评他们,是因为他们抽烟,给老师添麻烦,所以老师找他的“茬”。这种思想在中职学生中尤为普遍。这就告诫教师不能因为学生闯祸使你挨领导训斥,或者因为学生的“祸”损害了班级或者教师自身利益,从而把批评当成撒气。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立场考虑,从他们的利益出发,分析这样做对他们自身的影响。绿色批评,应该以爱为出发点,在批评教育中饱含对学生的爱,而不是对他们的责怪,让学生觉得批评他们是为了他们自己好。比如学生的抽烟问题,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可以从抽烟的危害入手,避免抽烟使班级扣分等敏感方面,通过耐心的、充满爱的绿色批评,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感化,进而得以净化。
三、绿色批评需要师生辩论的“洗礼”
我们来看一个学生打群架的案例:
我班学生高某性格冲动,一天晚自习带着一些同学将另一个班上的学生王某打了。从事情表面看,高某带领多人打架,这是非常严重的违纪现象,但是该生为什么打架呢?事后得知,因为被打学生王某故意将我班另一位同学的眼镜摔坏,不仅不肯赔偿,反而态度恶劣,高某和班上很多学生都对王某的做法不满,去向王某讨要说法,最终演变成打架。
在教育高某时,高某和其他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因为帮助同学,没有做错。的确,高某等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所以在批评高某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错误,我没有简单地用处分来解决,而是和学生就处理问题的方法进行了辩论,通过列举社会上类似的案例,让高某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批评教育重大违纪学生时,老师们往往会搬出“处分”来压制学生,以此让学生不再犯。但是这种只注重表面的批评方式治标不治本,根本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绿色批评本应是一场师生的“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洗礼,而不是通过处分等手段的恐吓使学生口服心不服,更应该通过批评教育让学生真正在心里低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批评教育当成是一场与学生的辩论,不要在批评的一开始就断定学生做的事是错的,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说出原因,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的看法,我们不能扼杀,而应该通过事实道理的论证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观点上,在师生“辩论”过程中,让学生接受教育。只有真诚地鼓励学生打开心扉,我们才能在他们的心里播种绿色,批评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总之,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调配好批评的色彩,让学生在批评中净化心灵,让每一位学生心田中的幼苗都能在纯净的、绿色环保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章潭渊,陈科美,钱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李辉.批评的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