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液亿放热”实验教学的质疑和改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仪思

  问题出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科版)8(上)物理的第二章物态变化――液化。
  问题出现:
  大家都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关于汽化吸热,师生都能举出大量的实例,尤其是蒸发致冷,每个人都深有感触,所以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学生对这一部分理解掌握的非常好,但对于“液化放热”,尤其直观演示和体验很少,很多方法都有误区,甚至误导!
  处理方法:
  方法一:把水烧致沸腾,用冷的物体(如玻璃片)放在出气口的上方,水珠产生并聚集,顺着玻璃片流下,同时玻璃片变热,教师就引导说明液化放热所致。
  方法二:类似上述装置,用温度计放在出气口上方,有水珠产生,同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好像很直观!
  方法三:参考8(上)教参第54页“效应”法。
  在两个相同的量筒(50 ml)A和B中分别装入等体积、同温度的冷水,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冷水的温度。然后直接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量筒A的冷水中,可以看到水蒸气在A中几乎全部液化,同时A中的水面慢慢上升,同时可以用手明显感觉到A量筒的温度比B的高,这时教师提问:A中多出的水哪里来的?学生很容易回答是水蒸气液化得来的,等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的后,停止通入水蒸气,并测出此时A中水的温度。然后将烧瓶内沸腾的开水慢慢倒入B量筒中,使之跟A量筒中上升后的水面相平,稍作摇晃后,用温度计测出B中水的温度,并跟A量筒中最后的水温度比较。通过比较发现,A量筒中温度要比B量筒的温度高出20℃左右。由此可见A量筒中通入水蒸气要比B量筒中倒人同温度同质量的沸水放出更多的热量,从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能放出大量的热量。该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容易理解,这样对诸如“被水蒸气灼伤往往比开水要严重”等一些问题就很容易解释了。
  
  问题剖析:其实,方法一、二都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放热液化,产生小水珠。其实要发生液化肯定是温度相对较高的气体遇到较冷的物体(或物质)才能进行,那二者之间的进行热传递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热传递和液化放热都可以使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那怎能肯定“液化”是“肇事者”?所以上述这两种方法都有不严密的地方,上述两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对比。应该说方法三较为科学缜密,尤其是“将烧瓶内沸腾的开水慢慢倒人B量筒中,使之跟A量筒中上升后的水面相平,稍作摇晃后,用温度计测出B中水的温度,并跟A量筒中最后的水温度比较”,这种处理理论上说天衣无缝,几乎堵住了所有漏洞。但是,这个实验原理复杂、器材较多,尤其对初二孩子来说,很难接受。另外,为了验证此方法本人也和实验员合作进行了多次实验,时间较长,器材多,但效果不很明显,尤其是用普通的酒精灯,很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传到A烧杯中就更少了,想高出20℃十分困难,基本实现不了。
  问题解决:
  我们知道所有的物态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若能量转移无法实现那物态变化也就不能进行,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对比试验。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效果很明显!
  上课前先准备两根50em不锈钢管(当时是从两铁架台上卸下的支架),最好分别图上红绿两色,方便区分。然后将图红色不锈钢管插入开水瓶中加热待用。然后用电热水壶烧水,当水剧烈沸腾时,抽出红色不锈钢管,用于毛巾迅速擦干水,和另一根钢管(绿色的)一起放在电热水壶口,与水平倾斜60度放置,几秒钟后就会发现图绿色的不锈钢管的下端有水珠产生,越积越多,顺管而下,而红色的那根一点水珠都没有,在一起比较效果相当明显!
  分析原因:
  红色的不锈钢管已经被开水加热了,温度很高,甚至比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的还要高,这样从水蒸气就法向它放热,能量转移被阻止,液化不能进行了!而高温的水蒸气与绿色的钢管之间温差很大,热传递现象显著,间接说明了液化必须放热!
  此实验最大优点是“同时对比”,一目了然。
  后记:上述几种实验本人都一一进行了实验,尤其是最后一种(问题解决的那种)是原创实验,既有苦思冥想,也有灵机一动,最后欣然一笑,并且在初二(7)班的公开课上得以展现,效果很好。
  说明:此图为实景拍摄,右上方的那根已被加热了十分钟,另一根为室温状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