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大纲与新课标时代关于语文知识的界定之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雒强 梁育
摘 要:自“语文知识”这一概念1978年首次出现在旧大纲中以来,各方学者对它的表述是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尤其是2001年新课标实行以后,更是引发了语文教育界对“语文知识”丰富内涵的广泛探讨,出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因此通过比较旧大纲时代与新课标时代两个时期不同学者关于“语文知识”的界定,使其对语文工作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语文知识;新课标;旧大纲;界定
一、对“语文知识”进行界定的框架
实际上对于什么是“语文知识”,不管在旧大纲时代还是新课标时代均没有明确具体的表述,而只是在内容上体现和表述了一些“知识”要求,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学者、教师自己的理解,因此要谈对“语文知识”的界定,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和使用一个理论框架来切入。笔者目见,比较成熟可行的分析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语文知识”所涉及的范围来界定
语文知识是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知识,主体是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
(二)从“语文知识”存在的状态来界定
语文知识包括“语感”(隐性知识)和“语识”(显性知识)两种状态。但当与“语感”对举时,语文知识特指“语识”,即“在个人间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递的更加正式和规范的知识”。
(三)从“语文知识”的现实所指来界定
在语文教育的范畴,当我们说语文知识时,它的现实所指就是“学校语文知识”,它们构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四)从语文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界定
语文知识的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通过主体积极建构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实际上就是将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人类知识”(语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因此语文知识可以划分为被动的、习得性和客观性的语文知识和主动的、生产性和建构性的语文知识。
二、旧大纲时代对“语文知识”的界定
1986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此大纲中强调语文知识的教学目的为“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求是“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根据旧大纲的教学理念,老一辈的语文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其中对语文知识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是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系统见解的老教育家吴天石,他认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包含的内容有字、词、句、篇,还有和文章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语法、修辞、逻辑等基础知识。就是大家所公认的“八字宪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法、修辞、逻辑是包含在文章中的,离开文章就谈不上语法、修辞、逻辑。因此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就是字、词、句、篇。
显然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吴先生对语文知识的界定是从语文知识的现实所指来界定的,他所指的就是中小学学校的语文知识,就是由字、词、句、篇所构成的显性知识。学校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从而训练他们的基本能力。以让学生达到语文教学中“四会”的目标,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虽然这种对语文知识的界定显得过于狭窄,没有包括那些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知识,也没有包括提高学生批判性阅读和文学鉴赏的知识。但这种观点在强调“教学内容”和“基础知识”的旧大纲时期,在大多数教师对语文课教什么,什么是语文知识都比较迷茫的时代,无疑起到了灯塔的作用。
三、新课标时代对“语文知识”的界定
随着2001年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与原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与旧大纲有了很大的不同,新课标删掉了以前旧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和“基础知识”的项目表述。而在第一部分“前言”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改变可谓在语文教育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关于语文知识的热烈讨论。这个时期比较典型的,是韩雪屏教授关于语文知识的界定。
她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的知识观出发对语文知识进行了界定。认为语文知识可以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把知识、技能和策略都统一在同一个“知识”概念里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是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称为描述性知识。这类知识一般可以通过记忆获得,因此也称为记忆性知识。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在语文新课标中,这种知识包括汉字知识、语法修辞知识、实用文章的表达方法、文学作品的体裁、重要作家和作品、常用语文工具书,以及应背诵的240篇(段)古今优秀诗文,应在课外阅读的400万字各类图书和报刊等。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于对外办事的实际操作,因此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可以为实践技能的形成发挥定向作用,直接指导技能的练习和形成。语文课程需要养成学生多种言语技能,因此也就需要有相关的语文程序性知识来指导这些技能的练习。例如:如何品评和选用词语,怎样辨别和选择句式,如何概括段意,怎样读解和组织段落,如何形成良好的语感,怎样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如何搜集和处理信息,怎样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如何观察大自然,如何观察事物和人物,怎样使用修改文章的符号等。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即如何确定‘做什么’‘如何做’的知识。它的特点是‘反思性’和‘元认知’。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其标志是: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目前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能调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反省和调节。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学习的执行监控系统,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的。其中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是学习方法和元认知的“中介”环节。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策略有:识字策略;写作中生成语境的策略、假想读者的策略、选择语料的策略、言意转换的策略、组成语篇的策略、言语创新的策略;阅读中感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联想意义的策略、全程阅读的策略等。此外还有语文注意策略、语文记忆策略、语文问题解决的策略等等。
从以上对语文知识的界定中,韩雪屏教授对语文知识进行了创造性的划分,对哪些语文知识是属于陈述性知识,还是属于程序性知识,或是属于策略性知识都给出明确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教师的教学,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语文课程知识在选择纳入课本的知识中本身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就是严重缺位的。因此对语文知识这样进行界定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使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有了一个参照。只有理清了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不同知识类型,才能根据不同知识类型的特点,采用更为准确和有效率的教学方法。
四、在融合中发展的“语文知识”
根据以上两种不同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对语文知识的界说,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语文学科本身的发展要求,不同时期都会对语文知识提出新的内涵,体现了我国语文知识内涵的一个渐变历程。
(一)从所涉及的范围来看
无论是旧大纲还是新课标时期,仍然普遍认为语文知识应该包括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等知识,然而新课标却更加强调了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对文言、文学、写作等文学素养能力知识的习得提出了更为“实践性”的要求。
(二)从存在状态来看
在旧大纲时期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语识教育,而伴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慢慢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知识为主,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正如英国语言学家S・皮特・科德在他的《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所说的:“我们应当做的是教人们一种语言,而不是交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
(三)从范围和广度来看
对语文知识概念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字、词、句、篇,亦即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而是认为,除了这些陈述性的知识以外,更应该包括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此外语文知识的学习已经从狭隘上的学校课文语文知识转向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语文知识。
(四)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看
旧大纲更加强调的是老师“教”,而新课标强调的则是学生“学”,尤其是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突出表现在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的教授上。我们所教的语文知识不仅要有大量的陈述性知识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需要程序性知识来提高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运用能力,更需要相当数量的策略性知识,使学生们学到学习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学会学习。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就体现了策略性知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语文知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将伴随着人们对语文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深入探索,为社会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更加与时俱进的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知识”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讨论?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吴天石.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在中小学师范语文教学会议上的发言.
[3]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语文建设.
[4]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