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小红

   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实践证明,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会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乃至“乐学”的转变,素质教育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那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呢?通过平时的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树立自信心的环境
   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生自信心就较强,学生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如何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呢?
   1.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全心全意的引路人,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习的关键还在于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原有方式――填鸭式,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比如“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师生互换角色法”等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得到培养。
   2.教师应在课堂上采用民主性的教学语言和体态用语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主体。比如当教师进教室时,可以饱满的精神、轻盈的笑容来放松学生的神经,除去学生的戒备心理;比如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面露焦虑,应恰到好处地运用形态动作,以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并可用“别急,慢慢想,一定能想出来”等关切的话语来鼓励他们;又如当学生有了新看法或取得学习成功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以激励他们更深入的探索、学习……当然,教师的语言、体态一定要适度,不能过分夸张,要不然会适得其反。
   二、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1.教师要创造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再沿着宽边折一折、量一量,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与,全体动手,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看一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扶得过多,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
   2.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先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三、制造受挫折的探索过程,经历一次树立自信心的实践
   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若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们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当然在让学生“成功”之前,也要让他们经历挫折,让他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以后他们在遇到真正困难时,就不会气馁,不会放弃,凭着对自己的自信,迎面解决、排除困难,向胜利前进。让他们在经历失败挫折的过程中,养成百折不挠、不懈进取的精神。如在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一课中,可先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很快有学生发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母有关,他们认为只要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当时,我没直接肯定或否定。很快有学生提出异议――像分母是10、50、100等时就行,而分母为30、70、300、1100的分数就不行。这时,我及时对两种意见作了点评,并鼓励学生不要气馁,继续自主探索。很快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经过几个回合后,学生终于兴奋地找出了规律。
   感受着学生经过探索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学生获得成功不但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有利于培养他们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总之,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本身是抽象的,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离开了学生的拼拼、比比、摸摸、看看、量量、画画,以及操作实践,要想很好地建立表象认识是相当困难的。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小学生比较好动,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直观教学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以及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容易的知识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成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参与。没有了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