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离异家庭幼儿个案分析与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丽

  背景:凯凯今年2岁多,爸爸和妈妈离异了,现由爷爷奶奶带他。刚来幼儿园时,最爱粘着奶奶,嘴里都是念叨着“奶奶”。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后,凯凯渐渐融入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可是,由于生病请假一段时间,来上幼儿园后,我们发现他变得比刚上幼儿园时还爱哭,而且总伴有打人、争抢东西等行为。经过与家长沟通后才了解到:现在爸爸一家人回来一起住,奶奶一边照顾凯凯,一边帮忙带几个月的“小妹妹”,给凯凯的感觉就是――妹妹抢走了奶奶,所以,他放学回家后就爱打妹妹,和妹妹抢玩具;情绪波动大,动不动就哭闹不休;依恋的对象转变,总吵着要“爸爸”了。
  事件一:每天早晨入园的时候,凯凯都要哭闹一会儿,时间不久,大概2分钟左右,如果是爸爸送的,时间会长一些。
  我们采取的策略:转移注意力
  当他在哭闹的时候,老师将电动玩具“叮当猫”放在地上行走,以语言引诱:“看!这是什么啊?”其他孩子都会围过来玩,凯凯就会被声音和玩具所吸引,当他拿在手上玩的时候,“分离焦虑”的情感就被转移了。这只是老师的一个策略,虽然能解决“早晨哭闹”的问题,但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安全感。凯凯“哭闹”主要来源于没有安全感,爸爸没有和他住在一起,有空时才来看看他,所以,他特别“粘”爸爸,不想和爸爸分开。为此,老师和凯凯爸爸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将孩子的情况说明后,要求爸爸和老师配合,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首先,“言语”安抚,每天入园和孩子说说话,告诉他:“凯凯乖乖上幼儿园,下班爸爸一定来接你。”下午放学后,爸爸来接凯凯,第二天“哭闹”的情绪时间缩短。其次,“身体”安抚,平时多亲亲他的小脸蛋,多抱抱他,通过身体接触让他感觉到爸爸的爱。
  事件二:打“妹妹”
  有一段时间,每天下午放学后,凯凯回到家里,看见奶奶抱着妹妹,就跑过去打妹妹,不让妹妹玩他的玩具。而且,在幼儿园里,打人和争抢玩具的事件也增多了。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凯凯进行了一次言语交流:
  师:凯凯,你有妹妹吗?
  凯:有。
  师:她叫什么名字?
  凯:彤彤。
  师:那你喜欢妹妹吗?
  凯:喜欢。
  师:那老师听说,你回家怎么打妹妹呢?
  凯:不打了,不打了。(他在说这句话地时候,情绪非常激动,双手一直摆动着说,表情也很沮丧,眉头皱得紧紧的)
  说到这里,老师就赶快转移的话题,对话结束。我们将这一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为什么凯凯对“打妹妹”的反应会那么强烈呢?
  第一:凯凯对奶奶“占有欲”很强。因为他从小都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家里也只有奶奶会带给他似妈妈的情感。所以,凯凯对奶奶的“依恋”最重。
  第二:凯凯心理焦虑、不安,甚至害怕。以前只有奶奶、爷爷和凯凯三个人时,他们的焦点只有凯凯。现在家里多了幺爸、幺妈和妹妹,本来凯凯很高兴的,但是后来发现:奶奶不再天天抱着他,而是抱着妹妹,他开始觉得“不安”,怕奶奶被妹妹抢走。由于凯凯年龄小,语言表达的能力差,又没有其他途径供他发泄这种“不安”情绪,所以就发生“打妹妹”事件。
  第三:奶奶对凯凯“打人事件”处理不当。开始凯凯只是想“赶走”妹妹,进行“打人”行为。这时奶奶对他的态度是责骂,并将他赶离了身边。这个举动造成了奶奶“抛弃”他的假象,加深凯凯心理不安的情绪,慢慢变得急躁、不听话。最后只好抓住爸爸这唯一的安慰,寻求温暖。
  我们的策略是:多关心下孩子,给他一个“爱”的氛围。在家里,奶奶照顾妹妹的同时,也可以让凯凯参与进来,让他观看奶奶是怎样喂妹妹的。增进奶奶、妹妹和他的交流,不要让他感到孤单。其次,多抱抱他、亲亲他,把对他的爱说出来:“凯凯,奶奶(幺爸)爱你。”在幼儿园里,用个洋娃娃做“妹妹”,引导凯凯去照顾她,喂饭给她吃,给她盖被子,和她一起玩玩具等。通过“娃娃家”游戏的方式让凯凯学会关心、爱护妹妹。
  事件三:“等爸爸”
  天黑了,爸爸还没有回家,凯凯坚持坐在板凳上,望着门口,盼着爸爸一进门就能看见他。这天晚上气温较低,凯凯穿着短袖突然跑到外面坐在台阶上对奶奶说:“我等爸爸”。奶奶苦劝无果后,陪着他一起等。过了一会,奶奶看着凯凯冷的发抖,劝他说:“凯凯,外面好冷哦!我们进去等。”凯凯双手抱肩,扬起小脸,倔强地抖着说:“不,你把妹妹的衣服拿来给我穿嘛”。后来,爸爸没有等到,却等到了感冒。
  我们的策略是:让爸爸多陪陪他。爸爸平时工作忙,下班后可以陪他玩,让他感觉爸爸是“爱我”的。同时,爸爸不能在凯凯不知道的情况下“消失不见”,他会感到恐慌的。还有,不能欺骗他,对他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如爸爸说:“下午来接你。”那么下午一定要来接他。这样凯凯才会相信爸爸的话。以后说“爱他”才会相信爸爸是真的爱他。
  针对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凯凯是个很敏感的孩子,而且长期处在“不安全”的环境中,没有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迫使一个2岁多的孩子变得小心、谨慎,怕被抛弃,怕离开亲人的怀抱,怕一个人生活。所以,才会出现早晨入园的哭闹而不愿意离开奶奶或爸爸的怀抱;为了“争宠”,不惜打人;在冷冽的寒风中,执着的等待自己最后的温暖,即使打针、吃药也在所不惜。
  凯凯的事件是个案,但不是特殊现象,现在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离婚率的不断上升,造成了越来越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没有健全的家庭,孩子的身心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告诫父母们,不要为了一己之私,就害了孩子的一辈子。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和反馈信息,共同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孩子们走上健康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2002.
  [2]史献平.幼儿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01.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彭镇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