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卫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逐渐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步增强,促使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在与学生沟通时,除了要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外,还要有一定艺术和技巧。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有很多,表扬、批评、闲谈、谈心等都可以成为沟通的方式。教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里在想什么,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师生进行沟通的基础。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明白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其次,教师语言幽默诙谐,富含哲理,是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催化剂。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轻松。第三,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朋友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表扬是教育的最有效也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和表扬,学生有了进步不妨表扬;与以前相比学习成绩有了进步也可以表扬。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会踏着表扬的阶梯不断前进。
  表扬要实事求是。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既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必须实事求是,适度、适时、可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小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教师就应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尤其是后进生表现出进步苗头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十分小心,保护这小小的进步火焰不要熄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善于赞美这些闪光点,也许因为一句赞美的话,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了,发言积极了,做作业认真了,这一切又让学生产生了更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成为教师表扬的契机。所以表扬或赞美的作用不可低估,也许就是这一句赞美的话,形成了一个学生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
  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中提倡以表扬为主,并不是说对犯错误的学生就不能批评,事实上批评与表扬一样,也是教师教育学生,与学生沟通的一种手段。但直接的严厉的批评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造成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因此批评要讲究艺术,尽量不采用简单粗暴的语调训斥学生,而是换种方式来替代直接的批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行为、不良习惯提出批评时,不直言其事,而是旁敲侧击,借助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轶闻传说来讽喻说理;或借助于批评类似现象,引起学生的联想、比照;或讲个笑话,启发学生去思考。一次上课时,有一个学生在课桌下偷偷玩魔方,这时如果直接点名批评,很容易损伤这位学生的自尊心,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于是教师换了一种方式:“有些同学喜欢玩智力玩具,这很好,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但如果在上课的时候也在偷偷地玩,你们说行不行?”“不行。”“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很自觉。”偷偷玩魔方的同学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便认真听讲了。
  有一位著名演讲家曾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批评学生也是如此,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能使问题点而不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历史课上,教师正在组织学生探讨一些历史事件,一位学生不经意地用笔在桌上敲打起来,教师诙谐地说:“同学们,我们的讨论是不是需要伴奏?”教师的幽默逗笑了学生,活跃了课堂气氛,敲打声也悄然隐去。
  对于学生的一些缺点,教师批评教育的方式和态度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现在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不关心集体,比较自私或骄傲自大,不尊重教师、同学。这些缺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很不利,但如果教师开门见山直接指出这些学生的缺点,这些学生未必能接受,而如果在批评之前先对学生各方面的优点加以肯定,再指出他存在的不足或缺点,让他知道若能改正自己的这些不足或缺点,他就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更受大家的欢迎、尊敬。这样学生就会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去克服、改正缺点。
  有时在课上常会有几个学生交头接耳或坐姿不正,不认真听讲,如果直接批评这些学生可能会产生对立情绪,影响上课,教师可以表扬一下那些坐姿端正、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影响那些坐姿不正,不认真听讲的同学,这样可以通过表扬的方式达到批评的目的。批评是教育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一种表现,但批评毕竟是一付苦口的良药。要使被批评者乐于接受批评,并转化为自我批评,最后化为自己的行动,需要教师讲究批评的方式、策略和艺术。
  闲谈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之一。闲谈并非闲聊、乱谈,同时闲谈又区别于正式的谈话、讲话,没有很强的严肃性和明确的主题。在学生闲谈热烈的时候,教师要自然加入其中,了解学生谈话的意图,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沟通。根据学生谈话内容、心理因素和闲谈气氛,选择得体的话题,再借“话”说“话”,把闲谈推向更深的层次。
  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闲谈,要做到闲谈不“闲”,闲中有趣;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听了你的见解,感到新鲜,能引起共鸣,能学到新知识,教师与学生闲谈可以运用一些演讲技巧,如在讲话中注意穿插名人逸事、成语典故和笑话,增强语言的幽默感;多用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和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把书籍、报刊和生活中的新信息作为“调味品”,搬运到闲谈之中,增加语言的新鲜感;还应注意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并适当地辅之以一定的表情和动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要重视与学生“闲谈”,充分利用闲谈开展工作,这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谈心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谈心不同于演讲,演讲是一人滔滔不绝,谈心却可以“理”尚往来,畅所欲言,教师与学生谈心可以是讨论式的。在学习和集体生活中,学生常常会碰到一些难题,当学生同你讨论某些问题时,你们的意见可能会相左。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层层剖析,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谈心并不都要正襟危坐,有时无拘束的聊天、有趣的聚会、林荫道上的散步、娱乐中的笑谈,都未尝不是富有成效的谈心。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可变换角色,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他们共同打乒乓球、踢毽子、跳绳、做游戏,在大家心情愉悦、感情融洽的氛围中引入话题。当学生觉得你是那么随和可亲,跟自己很合得来时,就会滔滔不绝地向你述说,让你了解他们的一切。此时,你跟学生的感情也就更加亲近了。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可见压服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是心灵的对话。
  事实告诉我们,民主、平等、和谐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赞科夫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心理的需要,这种教育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提供机会加强与学生心灵间多渠道真心的沟通,使他们“亲其师,爱其业”;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地尊重、理解、关心、支持和赏识每一位学生,把无私的爱播撒到所有学生的心田。
   (作者单位 张家港市第七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