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新课标”实施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和适应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勾兴亮 杨晶晶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体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实施或适应过程中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关键词:体育新课标;基础教育;影响和适应;思考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推行,学校体育与健康学改革也不断在深化,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并发生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无论在课程性质、理念、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方法、教学评价方面都体现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基础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促进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考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把体育锻炼当作短期行为,只要最终考试能顺利通过便完事。教学中忽视长远效益,忽视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忽视心理、社会两个领域素质的培养,没有把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彻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对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产生很大冲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逐步向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转变,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促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不管学生的先天差异如何,学生的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样,习惯于“一刀切”,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相互帮助、友伴相互纠错、师生共同磋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竞赛、相互观摩、欣赏教学竞赛录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可结合社区体育活动、校运会、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组织、编排及裁判工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体育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的学习领域,体育教育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重知识、技能、技术教育向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转变。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信息,熟悉新技术,做到“一专多能”,既有自己所擅长的运动专项,又能做到熟练地指导学生进行其他运动项目的练习。同时加强体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的横向联系,把有关的知识与体育相结合;提高课堂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示范动作的质量和美感等自身素质、教学素养,保持强健的体格和外在的形体美;积极探索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善于总结,以适应课程标准的需要。
  4.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
  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是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念逐渐改变,对待体育的态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感受到极大的快乐,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明显地提高,加深了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了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心理品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增强了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增强了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二、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或适应过程的制约因素
  
  1.教育思想仍受传统文化影响
  重人文,轻自然,重道轻艺,学校体育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根本无法贯彻落实。因此,即使体育与健康教育能够在学校里站稳脚跟,却依然无法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体系。
  2.学校教育培养目标长期受政策导向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考政策的导向的影响,使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无论是从学生、教师、家长的任何一个角度出发,高考带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一切为高考让路”成为教育的宗旨。作为一门高考不涉及到的学科,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受到“重视”。据调查,目前还有些学校删减体育课,为高考让路。因此,不对这种制度进行改革的话,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陪衬”。
  3.场地、器材、经费投入的不足
  体育健康教育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小三门”的尴尬位置,在整个教育的领域的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非主流因素。因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严重制约了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当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如此多的领域目标、内容时,体育与健康教育或许感到的只能是无奈。
  
  三、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建议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学习,把握教育思想,准确定位体育与健康教育
  2.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联系,建立起与素质教育思想相适应的完善的课程体系
  3.树立良好的政策舆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变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旧的观念,加大对健康的投入,全社会共同重视学生的健康问题。
  4.立足现实,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四、结束
  
  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的基础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实施现状仍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形成具体的课程模式和操作运转办法,推进新课标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4-04.
  [2]吴玲.体育新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改革[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03.
  [3]刘庆谊.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
  [4]邵信波,程卫波.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6-03.
  (作者单位 勾兴亮:福建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杨晶晶: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