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敏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从言语交际学来看,是交际双方彼此间的言语互动,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它是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升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因此,要把握好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教师“研读文本”是基础。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凭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这就要求教师先要潜心与文本进行对话。只有教师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被文本感动了,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学时才能以真情感动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谈到自己备课是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只有这样“研读文本”,才能使课堂上的“对话”更加引人入胜,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得的内容更鲜活,情态更开放,结果更多元,对话更有个性,感悟更丰满,意境也更高远。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一、思考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比如《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教学,作者以含蓄的笔触给我们诉说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他仅仅是想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的音乐家吗?兄妹俩聆听着《月光曲》为什么会联想到月夜下浩瀚的大海?一个个问题引领着我与贝多芬、与兄妹俩进行精神对话。我想起了贝多芬的《命运》、《英雄》,想起了贝多芬双耳的失聪……这样边想边读着,我仿佛听见了贝多芬正在用《月光曲》轻轻告诉兄妹俩什么,也告诉我什么……于是,一个话题就悄悄展现在我眼前――“是什么扣动了贝多芬的心弦,让他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他想用音乐对兄妹俩说什么?”这个话题召唤着学生走上了探寻贝多芬心灵世界,感受《月光曲》心声的对话之旅。
二、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
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主要通过言语形式表现出来。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语文学科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基本教学内容,是一门探究言语形式是如何表达言语内容的学科。教师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也应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如《生命生命》一课中第二自然段,“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一句中,“冲破”一词是否能换成“钻出”?为什么?因为“冲破”形象地表现出了小瓜苗奋力长出的过程,比“钻出”更能体现小种子强烈的生命力。再如,作者说小瓜苗“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是不是矛盾呢?其实并不矛盾。小瓜苗的生长依靠香瓜子自身的养分,确实“茁壮成长,昂然挺立”,但它生长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一旦香瓜子自身的养分消耗尽了,就没有新的养分可以吸收,活了几天就夭折了。
三、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教学性阅读,所以教师钻研教材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即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特别是当前的课堂已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质疑的课堂。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创造性的见地,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以开发学生的思维。
总之,我们要正确把握“对话”教育的实质,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课堂上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老师则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必将产生积极而丰富的“对话”,让“对话”在阅读教学中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