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译者的修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渊艺

  摘 要: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作为一名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修养才能译出出色的译作。现从知识、理论、艺术和思想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一个合格译者所必须具备的修养。
  关键词:译者;修养;翻译
  
  翻译活动是加强两种文化之间相互了解、加深双方交流的一
  种活动。翻译人员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译者所从事的不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工作。翻译过程不仅涉及译者对两种语言的把握,更加要求译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面对不同的读者该采取什么样的翻译方法?两种文化的差异带来不同的阅读效果该如何处理?原文的风格又该如何保留?这些问题都是译者动笔之前该思考的。要将这些问题处理好,译者必须具有各方面的修养,这样才能在翻译中游刃有余,让自己的译作为大众所接受。而所谓修养指人的修为和涵养,与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指人在知识、理论、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一、知识修养
  
  1.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涉及对两种语言的运用。现在大部分译学理论家都认同翻译可分为理解与表达两个阶段。勒代雷曾这么概括翻译: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形式,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领悟。从这一点来看,理解要求译者对原语的把握,而表达则需译者发挥对译入语的操控能力。做到正确无误地理解原文是进行翻译的先决条件。如果理解不透,那么下面的表达部分便难以继续;又或者理解不当,造成误译胡译,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而表达方面,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是译者的母语,但仍不可掉以轻心。一种文化的语言表达习惯是经过时间洗礼,历代百姓筛选而成的精华,要做到对母语的运用自如,光靠一本字典和日常使用的生活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译者必须具有足够的文学功底,会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力求译文准确、鲜明、生动、最贴近原文的意思,以避免翻译腔的出现,致使译文晦涩难懂。
  2.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翻译的主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各行各业。每一领域都有其行业中的专业表达和行业术语,有些表达甚至会和生活用语大相径庭。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对一位翻译人员来说要翻译该行业的内容只有融入其中,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才能译出专业可供欣赏的译作。要译诗自己必须首先对诗歌有过硬的了解,能体会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要翻译科技文选最好在该领域有过经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提倡翻译复合型人才,强调要在业内培养翻译精英。
  3.译者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
  专业知识在翻译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其他杂学知识则是用以备不时之需。一部作品的创作尤其是文学创作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会掺入其他方面的知识。作为译者必须尽可能阅读各方面的书籍,了解“上自天文地理,下至人情风俗,俚语方言,历史上的事件,小说里的人物,五花八门,名之曰‘杂学’”。
  
  二、理论修养
  
  翻译过程中对表达的再三斟酌其实是译者在对选择何种翻译理论的权衡。翻译是不能脱离理论而独立存在的。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译者总会遵循一定的翻译规则。小到一个词的处理,大到篇章的组织都是在这样的翻译观的支配下进行的。译者应当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翻译应当持什么样的标准?翻译是该采取直译还是意译?译者在翻译之前都必须设定好这些问题。翻译的理论和规则都是前人在众多翻译实践基础上总结而来的,可以有效地指导实践。不仅如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应该做到总结经验得失,形成自身的理论框架,这样的翻译才能更加便捷高效。
  
  三、艺术修养
  
  翻译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译者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艺术修养和
  艺术造诣。首先,译者必须具备艺术鉴赏能力,懂得从艺术的角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原作,“懂得从原作中体会作者所要创造的艺术境界和艺术形象,对他们的思想行动、命运遭际等产生强烈的感情,得到作者通过作品所给予的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些都要求译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和对美的理解领悟能力。其次,译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表达将这种感受用另外一种语言传达出来,让读者也获得同样的等值的感受。假若是文学作品就得了解文学作品的种类、风格以及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不抹杀原作的特色。除此之外,译者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当前,美学已经成为翻译工作者的一门必修课。翻译大师许渊冲在论述翻译的标准时就提出了“音美”“形美”“意美”的“三美论”,将翻译与美学结合,用评价艺术的标准来衡量一部翻译作品。可见,译者的翻译工作实际是欣赏艺术并用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忠于原作的艺术创造。
  
  四、思想方面
  
  1.译者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
  翻译是一个苦差事,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立于高台供人瞻仰的风光,大部分时候都是译者默默查阅典籍、埋首苦译,可以说是有些孤单和枯燥的工作。一部译作的出炉,少则数月,多则三五十年,译者若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翻译工作便难以持续。同时翻译又是一门技术活,需要译者以十足的耐心投入工作,以高质量完美的作品为目标,学习前辈“一名之立,旬月踯躅”的精神,而不是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速度,忽视艺术美感。简单来说一名翻译者应该“顶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2.译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深厚的学识、扎实的基础功底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常年的阅读和学习积累,也就是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能够时刻保持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对知识的敏感度。同时,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译文的准确和优美都影响读者的阅读,本着对读者和作者负责任的态度,任何一词的翻译都应该严格把关。对待自己的译作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以客观的态度时刻保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
  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共同作用,形成了一名译者所必需的各大要素。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翻译,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坚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同时译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强翻译实践,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作者单位 江西省萍乡市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