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职业中专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贺广梅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职业中专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是计算机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是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造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职业中专 学生 计算机 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如何将学生们“玩”的兴趣转到学习计算机课程呢?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点的转移。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陶希的实验研究认为,第一印象的作用很强,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上好每一门学科的第一节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应引起我们每个教师的高度重视。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将学生带入机房,在适当地讲述电脑室使用规则和电脑维护常识后、让学生面对伸手可触的计算机,看一看、摸一摸,仔细、观察各个部分的外貌,然后提出“你知道计算机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都叫做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认识计算机的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驱动器等主要硬件组成部分。这样,一开始就通过感性接触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感官,使其很快地进入状态,消除对电脑的隔膜和畏惧,保持初始的亢奋情绪,轻轻松松地开始计算机的学习。之后,以“电脑是人脑的延伸”为切入点,通过形象的比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步步地引导其理解各硬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理解计算机模拟人脑工作的基本原理。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以最佳的姿态进入学习的角色,诱发他们求知的需要,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自觉性。
二、上好每一节课,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1.恰当地复习激起记忆,产生新问题引入新课
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因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如果个体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信息未加注意,那么,这些信息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遗忘。当学生刚刚走入课堂,课间的兴奋还没来得及释放,如果这时马上进入正题,学生往往会不知所云,所以这时就要有一个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节上机操作课的时候,我都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一些既定目标的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每一节新课开始的时候,我都复习上节课布置的学习任务,请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对完成好的同学加以表扬。这种复习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引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来,激发起他们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记忆,并可以顺利地引入新课。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教材的编写往往是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处理。比如,在VB程序设计中,有关常量、变量的内容,如果按照书本照本宣科,内容深奥枯燥,学生就会很容易对程序设计产生恐惧,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找到简单的实例,将知识点融入进去,让学生从实例中去理解这个概念。又如在Word中讲到表格时,课本上以一个企事业列表为例,这个例子学生既不熟悉,又没有实际的用途,教师则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实际生活接触过的表格,例如学生常见的成绩册及课程表,让学生进行设计,让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掌握了知识。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一切教学设计都是为了学生,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感受和需要,给学生创造好学习环境,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发挥才智的环境。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和谐地融为一体,学生学得开心而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而顺利。
4.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形成是学生主动获取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计算机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操作,掌握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应该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给予启发,讨论,将相关知识留给学生来处理,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由老师给出答案,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有成功的体验。
比如,Word图文并茂这节内容,学生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们根据已学知识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课堂,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几个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选择喜欢的主题进行设计。而老师这时则是进行整体调控,适时点拨,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设计中,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学生得到了真正的体验,从而形成对学习的真正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豫中等专业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