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人阅读之法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惜花

  写作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如何写作,古人多有论及,虽传经说法,各呈其词,但古人在这方面无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就古人写作的只言片语,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指导写作教学和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或有裨益。
  一、读与写的辩证统一
  “写”的本义是倾吐,倾述。后人把创作、写作称之为写,则是其引申义。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凡倾吐曰写。”可见说与写本是一事,发声为言,属笔成文,都是用来表情达意,其作用一致。所以说话要简洁,行文流畅,言与文统一,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韩愈说:“所谓著书者,义止者于辞耳,宣之于口,书之于简,何择焉。”(《答籍书》)他也认为言文一致,说写一统。这两者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则是“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读书越多,积累也就越厚。写作水平的高低与作者日常生活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生活积累的途径五花八门,但广泛阅读无疑是众多方式中最为直接、且最为有效的一种。程颐对读书与作文关系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云:“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程氏认为读书犹如“销铜”,是一个极其艰苦、费力的过程,而作文“如铸器”,只要有充足的材料,掌握了写作技巧,“随模铸器”,定能“一冶即成”,毫不费力。因此,“读”与“写”是一个辨证统一体。“读”是一个由外至内的吸收消化过程,即由“眼中之竹”至“胸中之竹”;“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输出、表达过程,即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没有吸收消化就不可能有输出、表达;表达可以促使学者有目的、有选择的吸收。
  二、古人读书之法
  古代典籍多如人海,百货皆有。面对篇帙浩繁或内容庞杂的典籍,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更难以吸收消化,导致收效甚微。因此怎样阅读才能提高效率,古人身体力行,曾多方面尝试并留下许多宝贵经验。
  孔子有“学思结合”法。孔子特别强调读书要思考。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只读书而不思考,就迷茫无所得;思考了而不努力读书就会停滞不前。孔子把读书和思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思考中再继续读书。孔子的读书方法抓住了阅读的本质。明代理学家薛宣云:“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读书录》)学贵善思,好学深思,心乃知其意,古人言“学有辍时,思无辍也”。一旦读书产生疑问,就要仔细思考。朱子在《训学斋规》提出“心到、眼到、口到”之法,并认为三者之中,“心到”最为关键,因为读书必须专心一致,心无旁骛,眼口才能协调统一,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三心二意,朝秦暮楚,是难以获取新的知识,更不要奢谈巩固旧知。
  孟子提出“质疑”读书法。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告诫读书者要有质疑的精神,读书不仅要有选择,更重要的是不要盲目迷信书本。读书时,只有善于发现疑问,提出疑问,才能真正把握书的精髓。因为人的思维活动是从疑问开始的,“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献章《与庄定山》)读书须有怀疑的精神和态度,这是独自立论和学业骤进的条件。怎样才能致疑呢?朱熹认为: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晦翁学案》)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通向创造的第一步阶梯。真理不辨不明,谬误不辨不清。读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释疑的过程。熟读书,自然有疑。如果读书不广,研究不精,没有己见,则不能致疑。所以说,善于读书者往往能群疑并起,以致于寝食俱废,学业就能突飞猛进。当然,学贵质疑,也要善疑。当疑不疑,或者不当疑者乱疑,必将误入岐途。
  古人读书强调虚心专意,循序渐进,最忌讳急躁,喜新厌旧,枉用心神,空费目力。因此古人认为读书要仔细体会作品内涵,通过发散、联想、再思考获得新知,从而既入之内,又出之外。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认为读书应该分两步走,先是要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意旨,然后又要走出文本,对作者的意旨进行阐发或批判。同时,这两步是统一的,“入”是“出”的基础,“出”是“入”的目的。
  读书之法形式各异,不同之人各有不同。如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苏轼“定向阅读”法,朱熹的“心到、眼到、口到”法,各有千秋。读书方法本无好坏之分,只是因人而有别。即使是很好的方法,如果不切合自身实际,也是很难收效的;而那些看似笨拙的方法,只要切合自己的认知特点,坚持不懈,常常会收到令人惊喜的功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言传身教,才能在日常写作教学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古人读书之法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写作与阅读一样,首重一个“通”字,总是先有清楚的思路,才能预构蓝图,因材施教。写作贵在构思立意,思致深微,论述必精。在构思成熟、确定中心之后,准备材料,安排顺序,下笔直书,等全篇写成之后,再作修改。要求以意统篇,就章炼句,照应首尾,贯串全文。边写边改,不但会影响行文,而且容易阻塞思路。因此,写作有几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要搜辑材料,储备资源。写作要有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这就在于平日注意搜集。古人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做到内容充实,含蓄蕴藉,就离不开大量的材料作支撑。如果平时不注意材料的收集、积累,文章则显得苍白无力。古人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通过博览群书以积累材料是古人的一条重要途径。荀子在《劝学》中所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正是这一道理。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只有广采博取,不断从阅读中汲取大量的素材,灵感才会不期而至。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文思泉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优秀的文章往往得益于平日扎扎实实的材料积累。善于观察是储备资源另一重要途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获取新知。纵观古今优秀的文学家,个个都是善于观察的高手。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然,搜辑材料也不能一味地泛观博取,而应循序而渐进,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作为人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无论是课外还是课内,都要抓住易于引起学生共鸣的事物、读物来引导他们,培养他们搜集材料、积素写作素材的基本能力。
  其次重视修改、润色。文章不可能提笔便佳,也须不断修改、润色,方能曲尽其妙。像李白那样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又能文从字顺,妙笔生花者,可谓凤毛麟角。清代梁章钜在《学文》一文中说:“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则后文成,其理一也。”章氏指出作文犹如百工治器一样,亦要加修改,润色,力求构思巧妙,措词精当,不能草率。因为以意统篇,就章炼句,首尾照应会使文章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而语言的新颖脱俗,又能引人遐想,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辞约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境界无疑成为众多作家平生的追求。写作时,布局谋篇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布局精当别致无疑会使主题新颖独特,让读者回味无穷。“精当”就是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相一致,“别致”就是文章既要得体,又要立异。借题发挥,以表达言外之意,或从小见大,以近喻远,皆须构思情深,措词警切,始能不落俗套。除了布局谋篇外,炼字炼句也十分重要。欧阳修作《醉翁亭记》,原稿首段写滁山风景有数十字,几经修改,最终保留了“环滁皆山也”五字。朱梅崖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至到无可去之处时,才脱稿示人。贾岛、王安石对字的精雕细琢,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正体现了古人对写作艺术境界的不懈追求。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依然停留在老师说教的阶段,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更别说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第三是循名责实,端正文风。学习写作,就得了解各种文体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具备了基本常识,真正下功夫揣摩,才能写什么像什么,合乎要求。如写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待清楚;写议论文,论点、论据、逻辑、推理,也不容含胡,这本是常识范围。可是现代中学生似乎于此并不讲究,记叙文缺乏时间、地点,议论文逻辑混乱,论点不明。似乎大笔一挥,无所不能。再加上文学基础较差,偏要乱用一些网上流行的新词、酷词,滥加修饰,以致一篇短文,漏洞百出,拖沓冗长,令人难以卒读。学问之道无穷,个人所得有限。于不懂或不清楚之处,不妨暂且搁置,以待高明,且不可轻率解说,更不可随便引用。因此,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写作,循名责实,以端正文风,十分必要。
  现在中学生写作中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诸如学生的观察、立意、选材、结构、表达和修改等基本能力十分欠缺,对作文没有兴趣、甚至于漠然等等。因此,教师在传授基本写作常识、训练基本能力、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指导模式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读书和写作之法,增强学生写作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古人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所以说,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往往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3]陈善.扪虱新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4]梁章钜.《退庵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289.htm